第574章 教育科举(一)(4 / 5)
记载圣人治世,天下大同,但是没有人说古人是这样生活。”秦玉真道。
“你今后跟着我,我给你讲更多的东西。”赵谌笑道。
秦玉真点了点头,她仍旧在皱眉思索,而赵谌却不由得站起身来,将她抱在怀里,秦玉真发出一声轻呼,然后闭着眼睛任由他抱着……
※※※
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赵谌仍旧时候在农田中忙碌。
各地水利建设需要银钱,不断汇报到朝廷中来,军机处则是进行统筹安排。
现在军机处的机构越来越大,除了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之外,又有一些下属的专门办事的机构存在,由军机大臣分别带领。而原本的朝廷构造中书省、枢密院、六部、御史台等等现在已经名存实亡,经历了多年发展,军机处终于彻底取代了原来的朝廷。比起原本的朝廷,现在的军机处效率要高得多,皇帝的权利也比以前要大得多。
等到了四月十八日的时候,农耕的繁忙季节彻底过去,军机处终于再一次召开会议商议教育、科举之事。
这一次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已经到来。前段时间他们就已经知道朝廷要开科举之事,这些天来他们也在思考,都有自己的想法。
赵谌看着下面的大臣、章京们,想了想,道:“我曾听人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外族蛮夷,则国胜于外族蛮夷,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诸位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本来是清末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话语,赵谌此刻则是变了变讲给下面的大臣们听。
“陛下说的不错!”李纲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下面的军机大臣纷纷点头!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根本不用多想。
“要想让我大宋少年强于外族,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办教育!不过朕以为以前的教育有很大缺陷,现在兴办教育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了!”赵谌道。
“不能和以前一样?”李纲奇怪的道。
“以前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赵谌反问道。
“这……自然是增长学问。”李纲道。
赵谌轻轻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孔圣人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读书不过是为了当官而已!十年寒窗,弄到最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非是希望能够中举做官而已,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陛下,读书人也是希望为朝廷效力。”李纲想要反驳,但是却无从反驳起,当下只能道。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