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经济(一)(2 / 4)
多少读书人了!至于关陕、汉中,绝大多数读书青年都去了西北,进入了生产建设兵团之中!如果科举变革,至少在燕云、中原、关陕、汉中、川蜀各地,我们不会遇到阻力,河南、两淮等地也是残破无比,也不会遇到阻力,唯一有可能遇到阻力的是江南,可是江南一地也不可能和全国对抗。”赵谌道。
“这……”虞允文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所以,即使有阻力,也不用担心!要想变革科举,首先要编写教材才行,尤其是经济之学和算学!对于儒学典籍,我们也要进行挑选!”赵谌道。
“是!如此看来,要想推行科举,恐怕还要再等一段时间了。”虞允文道。
科举变革,制定教材、制定新的制度这些都需要时间。
“当然需要等一段时间了!今年之内恐怕很难实行!对于科举,我还有其他看法!关陕、汉中数百万青年去了西北、西夏苦寒之地,建设国家,他们为国家付出极多,所以要增加这些青年的中举比例!中举之人要有一大半来自于生产建设兵团!这些青年是朝廷的人,对朝廷忠心耿耿,用起来也放心!我们要首先加强生产建设兵团中青年们的教育,有了新教材也可以优先在青年中推行。”赵谌道。
“好!”虞允文点了点头。
他就是生产建设兵团出身,对于这点当然同意。在虞允文看来,青年们的积极、热情、爱国等等方面都远远胜过以前的文人,让这些人来管理国家最好不过。
“我们虽然还叫做大宋,但是几乎是重新建立制度、重新建立国家!国事千头万绪,异常的繁杂!不管是哪一项制度,我们都要处理好!慢一些不要紧,但是一定不要出现大的错误!”谈了这么长时间,赵谌也有些累了,他站起来,笑道。
“陛下说的是。”虞允文道。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地方建设!要首先让百姓能够吃饱饭,那样百姓就会支持我们!不知道各地现在发展如何了?朕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各地农商发展上!”赵谌笑道。
“陛下,现在各地恢复都不错!百姓有土地、有种子,还有朝廷的帮助,到了今年秋天,百姓家中的粮仓应该都会鼓起来!三年之内,国家不会再发愁吃饭问题!自古以来,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吃饭问题的,唯有陛下。”虞允文道。
他们两人讨论了许久,虞允文这才离开皇宫。
※※※
三月份,春暖花开!
这个季节,燕云、中原各处都是一片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