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与清决战(4)(2 / 5)
“现在咱们还可以调动多少兵力?有的话就派到锦州去吧。”
王承恩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到处都在打战,怎么可能会还有其他的士兵来调动呢?崇祯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便躺下了。
崇祯是无兵可派了,却没想到歪打正着,锦州城被围,突围又不能成功,明朝肯定会派军队来救援,辽西走廊是平地,八旗骑兵有优势,可以乘机歼灭明军,崇祯帝派洪承畴前去增援,恰中皇太极围城打援之计。
当然了,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在不远处的洪承畴现在也正在朝这边赶了过来。
洪承畴的三个前任均战败而死:萨尔浒大战杨镐入狱被杀;沈辽大战统帅袁应泰兵败自杀;广宁大战经略熊廷弼传首九边,洪承畴接下解围锦州的任务后就考虑自己怎么办了。
杨镐为什么失败?总结为一个字就是:分,兵分东西南北四路,分进合击,没合起来;而努尔哈赤则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结果,杨镐大败,这个教训对洪承畴来说太深刻了,所以,洪承畴不敢冒进,他采取了一条措施:合,把13万军队集中起来,抱成一个团,这样皇太极就不能各个击破了,洪承畴率军从宁远出发,采取“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的策略,但是,洪承畴军行动迟缓,从受命到出师已经6个月;从宁远到松山约百里,其间拖延又4个月,洪承畴兵到松山之后,设立大营,以图进取。
这段时间是从崇祯十二年清兵进攻锦州的时候开始算起的。
洪承畴与清军相遇了,总的来说因为他的稳打稳扎,所以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洪承畴虽然有点小小的得意,但是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十分谨慎不敢贸然进攻。
清军初战失利,军报传到沈阳,皇太极正患病,鼻衄(nǜ)流血,他接到军报后,立即出发,用碗接着鼻血,骑马急进,星夜兼驰,来到前线!皇太极到松山后,没有休息,立即登山,视察形势,他见明军大众集前,后队颇弱,猛然省悟道:“此阵有前权,而无后守,可破也!”
“权”是个军事术语,“有前权,而无后守”就是说把重点集中在前头,而后面的防备薄弱,通俗来说就叫“虎头蛇尾”。这是因为洪承畴要把兵力集中起来逐步往前推进,他考虑后金军队前头打援,就把重点部署在前面,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在指挥这样重大的战役时,中军、前权要强,后守也不能弱,左翼和右翼要并重,前、后、左、右、中都要有部署,洪承畴是接受了杨镐失败的教训,不分兵、前权布置是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