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朝野之战(4 / 6)
用之于民,若是将税收全部据为己有,那么整个国家的钱都会越来越集中在朝廷,那么百姓若是没有钱,那拿什么来保证自己的衣食住行?若是连这最基本的生活都满足不了的话,那他们又怎么可能创造出价值来继续上缴税收呢?钱是要用的时候才是钱,若是放在家里面,那就等于是废铜烂铁,没有任何用处。”
“比如说臣刚才说的修铁路的问题,大家一起来工作,获得了收入,这样才会去花钱,花了钱之后才能够缴税,缴税之后国库才能够拿到钱,否则各自都把钱放在家里面,那岂不是就是一堆废铁么?然后,国库有了钱,再把这笔钱拿出来,投入到修建其他的工程上面,这样循环往复,钱才会越用越多。”
大家都沉默了,虽然想反驳,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张雷所说的话句句属实,虽然不怎么好听就是了。
崇祯低头沉思,然后抬起头来问道:“如果真的是像你所说的那样,朕愿意一试,只要真的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但是如果大家都从事商业而没有人下地劳作,那又怎么办?毕竟赚到钱了那钱又不能吃不能穿。”
张雷说道:“首先,臣以为,不可能在开放了商业限制之后大家都会从事商业,因为成为商人也是有条件有门槛的,要想赚钱那至少要有一点本钱才会开始,而且要想赚钱的话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头脑,那如此说来,种田的还会是种田的,就算是去当商人数量也不会很多,因为他们很少有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那么其次,皇上可以在开放了商业限制之后,针对商业再重新制定商业税,同时减少农业税收,这样一来种田比较划得来的话,又会有一部分赚钱赚得很少的商人选择种地,然后再鼓励开荒,这样一来,臣认为,种田的人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多。”
“真的会如此吗?不过好像你说的也挺像是那么一回事的。”崇祯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说道。
这个时候,徐光启站出来说道:“皇上,老臣倒是认为张大人的思维方式很是新颖,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张大人的说法,老臣是完全赞同的,当然这只不过是大致的方向,具体的实施细则老臣认为还有待商榷。”
“皇上,臣也认为现在要一次性实施这些是很困难的,修铁路方面,臣奏请一力承担所有费用,开放商业上面,要想全国一下子推广也是不可能的,而且风险也大,所以臣也奏请皇上先开放庐州府和松江府两地作为试点,若是情况真的如同臣所说的,那再来推广全国也不迟;加入臣说错了,那皇上下令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