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皇朝新政(3 / 4)
不至于被大量的粗烂工场冲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治,大宋国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很多工场重新开工,闹事地区的百姓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农民被分配到了一些奇怪的作物种子开始耕种,这些选择新作物的农民可享受免税的待遇!
商业也慢慢地恢复着,海外市场的大量物资和商人不断的涌进大宋的国境,市场重新恢复了繁荣,一般百姓对这样事情看得很清楚,很多人又开始了在家中供奉着萧明的排位,萧明的声望再一次达到了顶峰!
同一时期,萧明检查自己不在的这两年中朝廷官员的任职情况,这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自己前往日本征伐的那一年,正好是大宋朝最隆重的一次春闱科举考试,那一次考试可谓非常的成功,甚至造成了轰动。
一些轰动一时的才子全都考进了进士!这中间包括了杨万里、陆游、辛弃疾、刘子羽、张邵、朱弁以及后世被称为南宋四洪之首的洪皓等人!全是难得一见的国家栋梁,可是这些人在中了进士之后,竟然被高宗全部安排到了翰林院去当了编修!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这其中的陆九渊、陈亮、叶適、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辛弃疾和洪皓等人都是主政一方,和治理地方的好苗子,看来对整个高宗朝留下的多年流弊已经到了不整顿不行的地步了!
于是萧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朝廷官制改革,将内阁推举法全面铺到了整个吏部的吏治上,劝退了不少老臣,也启用了很多新人,像在地方上变现的很好的赵开等人,全都被委以重任成为京官,原来的一些不作为官僚全部被劝退!
而老臣当中当以吕颐浩、范宗伊为首,两人本已年高,高宗时,作为内阁首辅无力改变皇帝的想法最后愤而辞职,这一次萧明当政给了他们总顾问的闲差,一方面让他们在京城养老,一方面还要他们帮他帮助自己把握内阁,但同一时间他则开始大量启用新人。
军方之内,王庶生病请辞,但被萧明挽留,同时提举刘琦,吴玠等人入主枢密院,吴玠之弟吴璘军功卓著被任命为内衙太尉,萧明让他开始以原来的近卫军的底子巡城司的人马组建京城武装警戒监察大队!并向全国推行!
薛炳昌被萧明免去了行人司的职务,却委任他坐上了大宋皇家总商会的会长一职,专门用来指定全国的商业法律法规!并且给了他一个徽遒阁直学士的仕人名号!薛炳昌自然感恩戴德,自己的生意和财路不断,萧明还是很念香火之情的。
大宋朝现在励精图治整个气象一新,而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