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大移民计划(3 / 4)
迁徙。
这是一种试点牧模式,那就是萧明制定的鼓励移民政策,那就是愿意前往高丽从事农业开发和居住的人,一户免费给十亩土地,免费的躬耕工具而且自己开的荒地也归他们自己所有,这种鼓励政策带动了大量的辽东百姓不断地进入到了高丽国境内。
高丽、台湾大留求岛、以及海南琼州岛,都是已经规划好的移民点,可以继续按计划移民,但对于中原地区向北方以及偏远地区的移民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需要作业很多工作,首先就是交通的问题。
借着第四阶段铁路债卷的发售,大宋镜内,轰轰烈烈的铁路建设运动也揭开了序幕,原来大宋镜内的金国俘虏和高丽劳工这一次被重新的进行了整合,总要人数一般对一半,安排好他们的管事之人,并做了权利分化,双方互相监督,再把监管的人员做一些调整,适当的放宽管理制度,和对俘虏劳工相对的态度改善,这一下就收到了效果,闹事的事件骤减。
有了这么多的劳力,铁路的修建完全可以加快速度,各地的铁厂都收到了铁轨锻制的要求,如果不合格,大宋皇家铁路公司则不予收购,费用自理,于是很多铁厂的老板都会采购太平铁厂出产的铁轨,然后再卖给铁路公司,哪怕是赔本,要的就是为皇家铁路供货的名声。
与此同时全国的工业化建设有进入到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现在真可以说是工业化了,如果说原来的大宋的工业基础仅仅是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的话,那么通过十多年的发展,那些原来的作坊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定工业基础的工厂了。
以纺织、钢铁、造船、水泥制造、玻璃生产、机械工业,蒸汽机车制造等等这些主要产业,带动的众多的配套产业的发展,已经出具规模,现在已经有原来的江南地区逐步的向全国辐射和扩散,江南的两浙路和江南东西两路和福建路最为发达。
于此而向四周扩散的工业产业链,也在慢慢的成型,广南路和福建路基本上已经成了船舶制造配套产业的基地,而湘鄂等地在钢铁制造和食品加工已经服装等轻工业也初具规模,中原地区则是以徐州太平城为基地的交通运输,钢铁和机械制造为主。
由于中原和北方的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的矿产业也很成规模,尤其是在大宋战争当中遭到破坏的烧瓷业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此朝廷内阁还专门成立一个皇家修内司的机构专门用来管理和规范整个烧瓷业的市场。
由于丁建鹏已经成功的提炼出了煤油这样的轻质油,这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