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南诏归宋(3 / 4)
色的,稻种粮食的产量很低,当地百姓都只能吃植物的根茎,而且多山多水地势险要,实在不是个什么好地方!大宋任其臣属后,朝廷不知要补贴多少才够!这就是徽宗那时候不太热心的原因。
徽宗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将大宋当时一多半的钱粮都用来挥霍了,各地总是跟他哭穷,他当然没有多余的再去送给南诏大理,可如今他花费了巨额钱粮建造的艮岳山中的太湖石都跑到了燕京城内,这一切无非都是过眼烟花而已了。
萧明在得知此事之后当然大为高兴,高宗却是不解,他对萧明道:“现如今我大宋的确是钱粮丰足,但如果只拿私人交往之情,就作为国家收土的大事来做,是不是有些草率?”
萧明连道非也:“非也非也!南诏大理那可是彩云之南的无上宝地啊!不但资源丰厚,还是橡胶、药材、各种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如果说农业不发达,那是因为未给他们引入合适的农作物,这块土地收回来,将是我大宋的一块丰硕之地啊!”
萧明如此说顿时打消了高宗的顾虑,他立刻下诏,宋朝政府即正式册封大理国主段正严(即段和誉)为“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为示郑重,宋遣儒臣钟震、黄渐为册封使,前往大理进行册封,同时颁赐宋行日历一册。这标志着大理与宋臣属关系首次正式确定,故于宋于大理都是一件大事。而颁赐历法,确实是宋对南诏大理确立宗主国地位的象征。
大宋朝的历法由于有着一大批向沈括这样的人,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下,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了!而对于属国颁赐历法也是封建皇朝对待藩属最该规格的礼仪,也是确立自身宗主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从此之后,南诏大理正式成为大宋的云南道,《大宋历》的颁赐也促进了整个云南地区改土归宗进度,并且能够很快融入到整个中原文化当中来,后来段和誉前往康京参见高宗赵构,之后一直滞留在大宋,直到病死也再未回到云南去。
对于偏远地区的颁赐历法还确实是件大事,宋京南迁之后,一般颁赐历日都在岁末进行,不过由于古代交通工具的相对落后,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常常不能收到新历。永康二年的时候,提点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章佶言:国家岁颁历日以赐群臣,外及监司郡守。唯岭外遐远邮传稽雍,每岁赐历及降下历日样常是春深方到,岁初数日莫知晦朔之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朝廷下令提前颁赐。
内阁中书省的首辅们对于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