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新的移民计划(3 / 4)
湾大留求岛,众多的高丽移民全都一起高兴,大家伙敲锣打鼓的庆贺,可见赵福金在这群移民心目当中还是很有地位的。
台湾岛内的开发随着大批的高丽移民到来也进入到了一个紧张的阶段,谷物的种植主要是稻米,当然还有一些薯类的辅助作物,由于气候湿润雨水充足,这里的粮食产量非常的高,这也让原本的一些浙闽移民大为的惊讶。
萧明不单单只从高丽进行移民,他还鼓励那些居住在闽北地区尤其是山区的百姓道台湾岛去垦殖,由他提供种子即可,这些人可以乘坐来往于两地的渡船,到台湾耕种照顾作物,也可以回到福建去看看家里,反正两头跑,但时间一久了以后,这些往往会举家搬往台湾岛。
于是这样的新移民也越来越多起来,为了扩充居住面积,萧明开始在台湾建立水泥厂了,这样同时还可以解决那些暂时还未分到土地的移民的工作问题,也让他们多了一份额外的工钱,这对稳定当地形式是很有好处的。
八九月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光临了台湾岛,整个东南沿海损失惨重,尤其是以高丽移民那种以地窝型建成的茅屋更是首当其冲,就连建在高地之上的地窝棚也是严重渗水,茅屋倒塌的不计其数,倒是那些福建人建造的竹楼经受住了考验。
这一次台风的风暴十分剧烈,但由于土地规划上应用了很先进的排水系统,整个农田的损失倒是不大,大批的高丽人又开始无家可归了,赵福金只得亲临大留求岛救灾,这一次灾祸直接给萧明带来了大量的钱财损失,因为这样的一个移民大岛完全是他一手建成和操办的,而朝廷之内却没有出半分银子。
但这个钱还是要出,救灾也必须要进行,台湾海峡之内从福建到台湾的航线上穿梭者各种商船和渔船,将很多救灾物资运送上岸,高丽移民中在这次风暴中死了不少人!财产损失可以补充,但人员的损失却是无法进行补充的。
于是萧明下令将滞留在威海的高丽人逐步的移民到大留求岛上来,新来的人员还有浙南山区和闽东山区的大批移民,福建路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行政区域,但由于金兵进攻中原地区时,造成大量的中原百姓涌入到了两浙路,受到难民和人口的压力,两浙路的很多百姓迁至福建路的人很多。
这就给当地的官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福建路制置使成宰臣,给朝廷上书,称如今福建路内新增百姓上百万人,虽可为官家增加赋税收入但可耕种的土地已经日渐不足,一些贫瘠的山区地区无人垦荒,沿海的渔民也不愿让出他们占据的海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