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极巧格致之道(2 / 4)
御方便萧明一直采用的都是大宋朝的兵制,最小的单位一直是“小队!”往上则是“都、营“一级的建制,那是因为冷兵器时代必须要考虑到军队密集型的要求,担现在不同了。
大范围装备了火器的虎卫不能再是那种密集度很高的建制了,由此萧明做出了调整,现代最科学的三三制军制必须要引入,这一次兵制调整的周期和改动都很大,首先基层的军队建制的改变,那就是班排制。
班排制是为了作战指令能够迅速的传达和独立作战的要求而应运而生的,欧洲的一直到十九世纪的时候,班排制才形成正式的样子,而那时候一个班的人数都不会小于二十人,但随着武器的威力越来愈强大,班排的人数也在减少,最终一个班减到了十人左右!
虎卫目前的武器威力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无敌的,为了更好发挥这种优势,萧明决定将虎卫的一个班定数为十人,三三制下来,三个班为一个排,分设班长副班长,排长副排长,三个排为一个连由原来的都头担任连长,一个连队九十人,再加上一个十人的炮兵班,凑足一百人!
三个连队为一个营,由原来的统领担任营长,三个营为一个团,再加上一个连的炮兵组成一千人,那么萧明很快就将这只虎卫组建了成了五个团,再加上钱拔光集中训练的五六百人的炮兵营,就单单一个团的火炮数量就不下四十五门,为什么有这么多炮哪?
那是因为丁建鹏回来之后很快完成一种小型化的炮兵武器——迫击炮!其实迫击炮的原理并不复杂,只是炮弹的制造有点麻烦而已,炮弹的尾巴之内必须有一个能够炮管底座上的撞针撞击的底火,可是由于炮管的口径问题,始终无法达到密合。
为此丁建鹏查阅了资料后将炮弹做成内凹的形状,在火药燃烧之后会将炮弹的底部撑开,紧贴着炮管被发射出去,这就跟最早的枪弹一样,配合炮管内的膛线,迫击炮的射程非常远,再通过调整炮管的角度,这种小口径的曲射炮立刻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一个炮兵班内就会有三门这样的迫击炮,而营一级的炮兵则全是威力很不错的步兵炮,团一级的炮兵则使用大口径的钢炮,加上虎卫标配的手榴弹,这种以团为建制的虎卫部队杀伤力惊人,弹药做到步炮协同,还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行。
虎卫从此之后正式成军,但一个五千人的全步兵作战单位在目前是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的,虎卫军目前的工作重点,除了为了杭州基地各个重要的军事、经济和特殊场所提供护卫任务外,那就是训练。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