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陶瓷手榴弹(3 / 4)
最重要的是那一万弓箭兵,这是全部由老虎卫训练的,虽然射击精度的还达不到要求,但贵在这只人马是纪律性最好,最听从命令的,而且还肩负着重要使命,那是经过萧明专门设计和训练的。
总共三万人马可全是精兵,但其他人却是不这么认为,也对萧明就以三万人马就敢攻伐西夏,视为儿戏,萧明根本不愿意理会这些,原因很简单,他还需要两万辅兵跟随,因为主力作战部队只有三万,但辎重给养却是重中之重,光运送这些物资的辅兵役使就达两万人,于是萧明对外宣称,精兵五万!
可是天祚帝闻听还是不太放心,下旨辽国西辽节度使行军总管耶律小鞠鞢,辖辽西精兵五万协助萧明伐夏,用十万大军来进行的此次伐夏战争说句实在话,连天祚帝自己都有点信心不足,但他依然很重视。
他特制了一面金牌赐予萧明,让他打起皇帝赤黄大旗,犹如皇帝亲征,为此天祚帝在上京让总知翰林院的耶律固为他主持皇帝亲征的祭祀仪式,经过告庙,向太祖庙拜祭,立三个神主祭祀,一是先帝,二是道路,三曰军旅。要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
而在萧明也进行了祭天仪式,他打起皇帝的赤黄大旗,全身披挂整齐之后开始检阅军队,然后杀母牛一只,剥皮至于出城的大石之上,进行祭天仪式,香案和酒食还不能撤走,要等战争结束的时候,班师回朝,要在此地再用俘获的牡马和牛各一祭祀天地。
萧明指挥军队西出函谷关,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一路向西行军,不一日就抵达了辽西重镇大兴城,在这里休整,部队行军速度很快,原因是除了骑兵之外,其余步兵和工兵也都骑马,而辅兵和辎重物资则托在后面。
萧明的每次行军都不会将辎重部队拖后太远,达到差不多的距离之后,就会派人接应,后来部下反应这样行军速度太慢,于是萧明下令沿途开始收购战马,并且向沿途的州府硬性摊派马匹,在到达大兴城的时候,整个辅兵的队伍也全是马匹所有货物物资全部用战马驮运,这样的速度完全可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了。
这一路上可谓怨声载道,抱怨的都是当地的州府官员,南院大王西征伐夏,沿途官府必须供养,谁知道萧明还大肆摊派,没有马匹没关系,拿得出金银也可以,所以这一路上萧明军队的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了七八万匹,金银也有几万两,还没打仗哪,就已经发财了!
中军大帐之内萧明召集众将举行会议,辽军系统之内如今几乎没有任何南院的军官,耶律大石被萧明留守南京府,这次西征完全是自己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