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南系人马(2 / 4)
而在南院一系却不一样,基本上南院已经成为汗制,一应官职和制度都已经和唐时的汉人一样,整个辽国虽然以儒教立国,大行科举选拔人才,但这人考中的人才基本上都在南院一系任职,北院却不录用。
虽然辽国也是以儒教立国,效仿大宋,也搞了科举进士,只不过从阿保机建政初期的不准契丹人应试,限制逐渐放松,发展到穆宗朝以后每回殿试的前十三名,实际是契丹人才能中。所以落下句谚语,叫做“南人科举第十四”。让契丹那些马上的汉子读四书五经,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南人,也就是汉人、渤海人中的的第十四,实际就是第一名的“状元”。几十年来,辽国的那些契丹“进士”,大家公议,真实够料水的,只有这会子的御前侍卫亲军统领耶律大石等,寥寥数人而已。
而北府宰相李处温、枢密使萧干,南府宰相张琳、枢密副使吴庸等人都是“南人科举第十四”出身。换句话说,都是实际上的“状元”出身。尤其是乾统元年的“状元”李处温,诗词歌赋,虽然比不了蔡京一类的老贼,在大辽国也是名冠一时。
李处温尤其神通律法,盖因为宰相平日的工作太过纷纭繁复,多数契丹人那些发育有些迟缓的大脑,实在难以承受。故此自辽兴宗之后,两府宰相的职位,常常由汉人担任,只不过这个宰相的名称叫大于越或者叫平章事罢了。
燕王耶律淳先由于受到耶律章奴的牵连,在天祚帝那里很受猜忌,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他的命运也就不过几个月了,最后被萧奉先骗入京城,天祚帝欲将其赐死,后免其爵位贬为庶人,这也搬掉了萧奉先立耶律定为主的最大的石头,剩下就是晋王耶律敖鲁斡。
萧明也觉得翰鲁说的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直接带着一万契丹勇士转而回去安平城,大队开拔,马健鹰飞,秋天之后,气候转凉,草色渐渐枯黄,不日就到了翰沃尔草原地带。
这一日正在行军,忽闻斥候来报,南边有一大堆人马出现,看不清旗号不知道哪方的人马,萧明纵马跃上小坡,手搭凉棚向南望去,只见前面远处尘头大起,扬起十余丈高,宛似黄云铺地涌来,黑色和褐色的旗帜飘扬,遮天蔽日。
人马数量不少好像有十几万人,兵马分成前军、左军、右军、中军四部,兵甲锵锵,向北挺进,另有小队游骑,散在两翼。萧明吩咐斥候再探,同时命令队伍做好防备,抢占高地的有利地形。
片刻之后,斥候领着一名棋牌馆来拜,说是对面乃是南院枢密副使萧干大人,奉辽国皇帝圣旨前来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