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二条线索又见石碑(2)(2 / 4)
榻,遂改名为“太平镇”。
太平镇内往来客商多是山东等地的煤商,中原地区冶炼钢铁业发达,大量的兖州等地的褐煤被运往中原地区,当时的产煤大省还不是山西,而是山东。山西地处宋辽边境,原煤的开采还未形成,相反在山东等地则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官营和私营的煤矿则分布的密密麻麻。
肖明想:“如果在徐州本地兴建炼坊铁厂,那滚滚向西的运煤车队是不是立刻就会停在这里了,进入铁厂之后就地冶炼处大量的钢水,制造各种铁器,徐州又地处南北交汇之处,水路交通发达,此地正是很好的工业基地”
现场考察完铁矿之后,在太平镇内,肖明立刻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于同行的顾守贞、介之聪、安道全等人商议,那就是在此地建设太平铁厂!
日昌隆与顾氏炼坊联合出资,总计银二十万两,如今铁矿购买才不到八千两,加上之前的送礼疏通的成本,二十万两几乎没动,平白得到一个富铁矿,这笔钱如果不运转起来,按照肖明的说法,那就是资产的呆账!
以二十万两建一座铁厂,可想而知他的规模怎样,顾守贞想都不敢想,介之聪更是目瞪口呆,就连安道全都觉得肖明的气魄震烁前人。
“占据有利地势,大规模工业化冶炼钢铁是工业化垄断的基础!”肖明这样说,可是大家都听不懂,“啥叫工业化?啥叫垄断啊?”肖明挠挠头,在名词的使用上,他有时还是会顺嘴而出。
“这样说吧,日昌隆发明制造的蒸汽动力机器,会是一个大规模应用钢铁的时代,同时带动的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包括材料的加工,模具,锻造,钢铁的销售,厂房的兴建,建筑材料的应用等等,这就是一个龙头,相当于支柱,配套的商业,零售业,加工业,旅游业,餐饮酒店等等都是配套产业,而我们占据了此地就相当于抓住了聚宝盆”
这番解释非常的费口舌,但出于肖明一贯的表现,众人仍旧选择信任他,而且肖明勾画的种种未来的场景,也颇具诱惑力,介之聪是老成持重之人,他虽然也赞成兴建太平铁厂,但说明需要向上通报,并说明情况。
对此肖明表示能够理解,他仰着淡淡的红眉毛,完全沉浸在自己设计的宏伟蓝图上,豪言壮语脱口而出:“将来的太平铁厂将是我大宋最大的钢铁基地,世界上最大的铁厂,最大的炼坊!我们的出产只会有一个名号,那就是:“太平号”
安道全本来意兴阑珊,这次也是被肖明硬拉来参观铁矿,肖明安慰他道:“安大哥!我们都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