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指点(2 / 5)
涨得通红,连说话都有些不利落:“微臣确实……确实比较喜欢火器,不登大雅之堂的微末之技,不敢当研究二字。”
朱常洛灿然一笑,眼底生光:“赵师傅不必谦虚,依常洛所知,这些年赵师傅接连已有接连几本著作问世,其中以一本‘神器谱’最为出名,广为人知。”
赵士桢倒抽了一口凉气,真搞不懂这位太子爷到底是几个意思?居然连自已的最得意的著作都知道?
他于书法一道极有天赋,要不然也不会被万历召入朝廷,除了书法之外,他一生酷爱研究火器并颇有建树,但有得必有失,因为这个爱好,他也屡被仕林中人视为异端。
此时的火器在明朝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事,火器威力具大,杀伤力强,但是由于技术不够,运用到军事上,在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时期,使用火器的局限性还是很大,只能做为突袭手段使用,远远不能形成规模,化成常态。
赵士桢一生浸淫此道,就如同老学究讲学问一般近乎痴迷,这一开讲,从火器起源说起一直说到自已最近新近研究出的几种火器,旁征博引,如数家珍,也不管别人听懂听不懂,他自已说的那叫一个痛快酣畅。
眼睛盯着赵士桢,在一旁听得昏头胀脑的王安心里直抽抽:看其色眉飞色舞,看其嘴唾沫横飞,这还是刚才那个胆怯畏缩的老头么?怎么说起这些啥火器的,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呢……听到一半时,王安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呵欠,哎哟……怎么就这么困呢?
一个呵欠打到一半,王安忽然就停在了那里,因为他发现太子爷朱常洛丝毫半点厌烦的样子不说,看起来倒是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时不时插上一句两句……什么火药啊,什么残渣啊,什么引火的,王安表示完全的听不懂,但是他忽然发现:虽然太子话不多,可是每说一句后,赵老头的眼就越发亮,声音越发响……王安真的有些看不明白了。
太子的表现不说一旁的王安咋舌惊讶,当事人赵士桢心里更是惊得无可无不可。初时听朱常洛提出要请教火器,他本心以为这位少年太子只是出于一时好奇或是图个新鲜才问起,自以为傲的赵士桢心里挺失落的,满心以为这位少年太子该不是将自已做的火器,当成了烟花爆竹一样好玩好看的东西了吧。
可是这一谈之下,赵士桢越听越是心惊,越听越是惊骇!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以他多年浸淫火器一道的经验来看,眼前这位太子话虽然不多,可是一言一语无不正中窍要,不知不觉间,赵干桢原来讲学授道的口气,悄悄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