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心事(2 / 5)
“君既以国士待我,必以国士报君!”
在申时行郑重说出这句话后,二人心意相通,申时行笑得爽快,朱常洛笑得舒心。
在万历皇帝执掌江山二十年里,可谓是外忧不止,内患不断;此刻的大明朝,内有流民隐患,外有强寇作乱,长年的战乱平叛导致国库空虚,军费庞大,可以说眼下大明朝已经是积病已久,将近膏荒不治。
在这样情况下万历还能够平安度过一个接一个的难关,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万历十年以前有张居正,万历十年以后有申时行。
治国当用良相,对于这个观点,朱常洛一直坚信不疑。
这也是他费尽了心机,想方设法保全了申时行的最大原因。
朱常洛清楚的认识到眼下大明内忧虽险却远不及外患惊心,外头的群敌环伺已经迫在眉睫,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事有轻重缓急,他无暇分心它顾,只能择重而行。
所以内政之事,必须要人撑起来。
所以这个人非申时行莫属!
随后的一个月里,朱常洛每日照例上朝,依旧是少说多听,将朝会上听来的不懂的事情回宫就向申时行这个活字典一一请教,而申时行事无巨细,剖析明白,悉心教导。
朱常洛不曾有过治国经历,虽然胸中自有格局,可是他知道治理朝政非同小可,事关国家大事,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便是地动山摇的大事,绝不能凭着些许聪明便可一蹴而至,这也是他自监国以来一直是多看少做的原因。
眼下却已不同,有了申时行绝不藏私的悉心指点,他本人又是心智卓绝刚敏明毅,一上手虽有种种涩滞,没出一月,对于朝中诸般政事,朱常洛已经缓急有序的渐入佳境。
在诸位大臣看来,太子的改变是明显的,短短一个月,由刚开始朝会上不发一言,渐渐的锋茫频出,及至这几天来,所有与会诸臣已经惊讶的发现,太子殿下所发之言已经是左右兼顾,老道成熟,条条陈陈都是治国良策,所指弊端,也尽是一针见血的清楚明白。
先前也有几个欺他年纪小、阅历轻,难免对这位少年太子存心轻视的大臣全都傻了眼,只看这位少年太子近日所出的几道治国章程策略,尽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精髓,起沉疴不下虎狼之药的老道,比起从政几十年的老油子丝毫不落下风,观其中稳妥周详之处,更是犹胜一筹。
几个回合下来,在朱常洛点尘不惊的发落了几个存心不良混水摸鱼的官员后,对这位太子爷所有朝臣全都收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