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密诏(2 / 5)
净瓶的白衣观音,香炉中三枝檀香青烟袅袅,忽然直上忽然散漫,将这个本来宁静安祥的室内搅得烟云光影,变幻不定。
李太后眯着眼半躺在罗汉榻上,手中执着一串枷楠香木念珠,似在闭目入定。
在她的身后,竹息将双手放在她的太阳穴上,轻轻的来回按摩。可是她发现,太后捏着那串念珠的手,到现在为止一粒也没有动过。
良久之后,李太后缓缓睁开眼来,竹息停了手,静默片刻后转身来到太后面前,屈膝跪倒。
“哀家没有怪你,你这又是何必。”李太后皱着眉头看了她一眼:“你起来罢,本来就没有你什么错。”
竹息伏下头:“奴婢去搜长春宫,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擅自做了回主,请太后责罚。”
“玉瓶的事不必再提了。”李太后颇为感概的叹了口气:“今天的事,哀家看得很清楚,但是如果不舍了周端妃,如何保得住皇后?你用假玉瓶坐实了端妃的罪名,这事你做的很好!”
“端妃被人构陷,死的不冤,但凡她若是个安份的,也不会被人拖出来做了靶子!”
“至于那个人,许是以为哀家老且糊涂,可以任由她摆布糊弄了。”说完这句后,李太后冷笑一声:“哀家真是好奇,她如此丧心病狂,铤而走险的底牌是什么?”
站起身来的竹息伏首低眉,一言不发,她跟在太后身边几十年,对于太后的手段与智谋再清楚不过。宫里这些阴谋诡计,那一件能够跑得掉太后的法眼呢……
“皇上现在怎么样?那个宋先生可尽心么?”一提起皇上,李太后猛然就想起坤宁宫中朱常洛出帐后伏在自已耳边说的那几句话:“皇祖母,父皇眼前虽然暂时无碍,可是体内余毒难清,以后怎么样还在未定之天。”
见太后脸上阴云四起,竹息先在心中揣摩了一下答道:“奴婢去看过皇上了,脸色比先前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宋先生的医术果然老道,可比咱们宫中那些太医强得太多了。”
李太后不会象竹息这么乐观,眼底忧色重重:“日后怎么样且看着吧……哀家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安。”
尽管忧思重重,李太后出神半晌忽然道:“竹息,你有没有发现阿蛮那个孩子很象一个人?”
对于太后近乎跳跃性的思维,竹息表示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小心翼翼道:“太后,您的意思是……”
李太后回过神来,叹了口气:“罢了,哀家没事和你说这些干什么,你先扶着我去看看皇上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