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生变(2 / 5)
长在肉中的眼睛却和血一样的红得瘆人。
进得明军大帐中,朱常洛赫然在座。
李登突然有一种感觉,虽然人物一样清俊,口气一样的和熙,可今天这个小王爷和昨天晚上那个小王爷似乎有什么不同……
接过李登递过来的信,朱常洛淡淡一笑:“如何,按照我说的可全做了?”
“殿下放心,小的全都做到了。”李登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个头,感激说道:“殿下恩典,小的没齿不忘,果然没杀头,还赚了几十两银子。”
打发李登去后,朱常洛打开哱拜的信看了起来。
一帐中的各大将军屏息静气,连个咳嗽声响都不闻。
静静的凝视着那个正在看信的小王爷,李如松贴着心口窝放着的那封信隐隐又有些发热。
朱常洛看得很快,几瞬之间后头已抬起,伸手就将信递给李如松。
李如松连忙接了过来,匆匆看完后,忽然拍案而起,怒道:“哱拜这个家伙,恁得老奸巨滑。”
此刻帐内几大总兵已将这封信轮流看了一遍,表情各异,各有想法。
哱拜的信里字不多,意思也很明白,大意就是他愿意降,但前题是明军先将围城大水退去。而且还要朝廷发下免罪铁券,只要有了这个东西,他马上自缚出城投降。
奸尔弥滑,不过如是。
也许是当言官当得年深日久,梅国桢打仗不行,可是论起动脑袋瓜子总比在场这几个大老粗总兵快溜了很多了,“殿下,这必是哱逆施下拖延之计,撤水是为了保城,平息城内百姓怒火而为,免罪铁券之说完全是为了拖延时间!”
宁夏和京城几千里地,若按哱拜所说要劳什子免罪铁券,这一来一往就算快马加鞭,也得一月期限。
这一个月,足够做好多事情了。
朱常洛点了点头:“梅大人说的很道理。”
梅国桢受了夸奖,一张老脸顿时红光大放,气色瞬间好到无以复加。
此刻帐中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朱常洛不言不动,两眼怅然出神,任由他们吵闹争论。
延绥总兵王通第一个跳起,急得面红耳赤道:“哱拜老狗明显就是拖时间,要我说,和他谈个屁,等冲锋舟造好,直接打他娘个人仰马翻。”
李如樟当即附合:“说的不错,到了这个地步,这老东西还不肯老实就范,不乖乖出城来受死,明显就是找揍!”转过头盯着麻贵:“麻贵,你的冲锋舟啥时才能造好,咱们可都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