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灯前笑语(四)(3 / 5)
疆学政,怕是九死一生,没有什么好处暂且看不到,怕是免不了要去英烈祠一趟,“这林福宇出了这个主意,何不让他去试一试?自己出的法子,想必自己心里也是有万全之策。”
大家都觉得这样可行,只不过恭亲王问:“此人本官已经几级了?到三品是不是超擢了?”
文祥看着曹毓瑛,曹毓瑛想了想,想了想林福宇的履历,“林福宇是咸丰三年的进士,如今已经十几年的历练了,初任青神县知县,同治三年到都察院任职,如今也已经四年了,虽然为正七品,可国朝惯例,御史外放,原本就要是连升几级的,新疆新设行省,初始品级不宜太高,学台可设为正四品或是从三品。”御史外放一般能放到五品以上的职位,各部的郎中或者是员外郎,或者是直接外放为道台或者是按察使,所以御史有一步登天之说,曹毓瑛知道太后要奖赏林福宇出的主意,所以想了这么一个法子出来。
曹毓瑛一说,大家果然满意,虽然是超擢了,可到底是要去新疆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的,虽然富贵险中求,但也没有要把命搭上的,如此以来,升到学政不为过。“从三品吧,新疆原本就远,如今又乱,虽然新设,可也不能少了学台的威风气势,论理,这些偏远的地方应该升个一级半级的,不然谁愿意去那些地方?不过如今且谈不上这个。”太后拍板决定了下来,如今还是三十五岁的林福宇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一步登天,片刻之间,从七品御史飞升到了从三品的新疆学政,走完了别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仕途之路。
“好了,这事儿暂且放下。”慈禧太后顿了顿话,“军机处对着彭玉麟的事儿,怎么个意思?”
“这些日子弹劾的折子实在是不少,如今朝野物议多的很,说彭雪琴私纳逆贼家眷,与国法不合,沸沸扬扬,总应该有个说法才是,彭玉麟到今个时候了,还没这不,湖南巡抚曾国荃也上了弹劾的折子。”中枢的人都知道恭亲王对彭玉麟一事态度暗昧不明,似乎既对着清流们的大张旗鼓不以为然,但对彭玉麟去职这件事,也是乐观其成,所以恭亲王也没说自己的态度,只是说了今日收到了曾国荃的折子。
“曾老九?他不好好办自己的差事,管着北洋的事儿作甚?”太后微微皱眉,“军机处给他这么大的面子,打破了本籍官员不得在本地为官的惯例,让他回湖南当巡抚,算得上的衣锦还乡了,他倒是不知足,在老家起了多少进的大宅子,这也罢了,他自己有钱,愿意起多少就是起多少,可是治理湘江的能力委实差了些,湘潭、长沙接连因为厘金的事儿起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