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千里之远有枭雄(上)(2 / 3)
终使得失去根基的残败达卢古之军,不得不成为他的附庸。其后历经周折获得了达卢古部的臣服后,耶律德光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
自此之后,渤海国再不复有恢复扶余之念。
发生在同光四年,也即天成元年的黄龙府之役,震惊世人,耶律德光借此起死回生,从那时起,无论是契丹国内,还是渤海国,都已无法再将他打压下去。
当其时,幽州卢龙军,历经大战后正在修养身息,大唐帝国内部,李嗣源正与李存勖刀兵相见,无暇顾及草原之变。待帝国稳定之后,又忙于对付国内藩镇的骄兵悍将,推行天成新政,对渤海国的求援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况且,唐朝压根也没想帮大明安将耶律德光怎么样。
此后数年,耶律德光一面经营黄龙府,根基日厚,一面借口女真进犯达卢古部,向女真用兵,不断蚕食女真势力化为己用。
女真栖息在渤海国北部,臣服于渤海国,耶律德光挑起达卢古与女真矛盾,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意不言自明。
反观渤海国,虽然大明安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却也面临内忧外患。东南高丽,北部黑水靺鞨,甚至耶律倍为限制耶律德光,一直在令耶律德光“继续东征”,都令他苦不堪言,而国内的腐败与争权夺利,又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去改变,是以渤海国现今举步维艰。
耶律倍为限制耶律德光而令其“继续东征”,耶律德光则利用此令带来的职务之便,屡屡向耶律倍提出各种要求,并且用尽手腕壮大自身,日复一日成长起来。
如今耶律倍迫不及待西征,未尝不是耶律德光给他的压力太大。耶律德光在东线以一隅之地、残败之局混得风生水起,战功赫赫,耶律倍这个契丹皇帝数年来却无显赫功勋,还有仰仗唐朝鼻息之嫌,两人相比之下优劣立显,难保国内不人心浮动。
初春,冰雪未及消融,暖风未及登陆,万物未及复苏,但厚茧的躯壳已有隐隐裂痕,茧中的生灵蠢蠢欲动,只待时机成熟便会迫不及待破茧而出,振翅翱翔。
今日轻风无雪,黄龙府军营校场,人头攒动,一片热闹景象,皮糙肉厚的汉子们聚集在一处,在各自演练弓马技艺。这里是兵马都部署亲兵营地,人马常驻于此,并不因此时没有战事、不在集训期,将士便各回各家。
校场中央,百十人围拢在此,聚精会神看着中央场地,彼处有一勇士,正在表演弓马射术。马是万里挑一的骏马,高大雄健而且敏捷,肌肉如梭,美感与力感并存,马上骑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