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一朝功成万民颂,十年奔波何时休(3 / 4)
方转运,而要就地供给,随行文官们要接手地方事务,将战时秩序恢复到正常秩序,其中涉及一系列官吏任命、驻军分派、重组地方防务的事,可谓千头万绪。
不同于郭崇韬伐蜀,彼时大军进展神速,远超朝廷预料,故而蜀国已降了,而朝廷用来出任西川节度使的人还在原有岗位上,这回王师进军两川,配套的官吏都随行在侧,战后如何接收地方权柄,事先也都有过大致纲领,所以当下分派起来并不难。
这就是早作筹谋的好处了。
各项事务若是进展顺利,两川各地今年还能过个好年。
李从璟、冯道至此有了明确分工,前者主军事,后者主民政,各自都带有一帮班底,做起事也就事半功倍——当然,分工不分家,两个班子还得紧密合作,别的姑且不言,李从璟仍旧是统领两川事务的那个人。
饶是战后各项事务的安排,在离开洛阳前就有过谋划,今日这场会议还是持续到了半夜,李从璟给与会诸人提供了一顿便饭之后,大伙也就各自散了。
“大帅可知今儿是什么时节?”眼看子时已过,还留在堂中的莫离忽然问李从璟。
“什么时节?”李从璟很快反应过来,“冬至?”
“的确是冬至。”莫离颔首,眼神悠远,“白露战事起,冬至两川定,伐蜀之役历经了三月半。”
“如此说来,我比郭崇韬要慢了一个月。”李从璟笑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境遇不同,强相比较并无意义。”莫离摇头,其实真论起来这场战争并不止进行了三个半月,毕竟白露之日静难军已经抵达了剑门关。
“大帅还记得当日驰援渤海、鏖战契丹、兵进西楼,最终将契丹国势打落的战事,用了多久吗?”莫离又问。
“最后一战半载有余。”回想起当年以一地战一国的壮举,李从璟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往年之事还历历在目,如今却早已换了战场,“不过要真论起来,同光二年你我就已开始了针对契丹的战争。”
“闻听吴国有意伐楚,依照这个势头,或许他日进军江南,进展能更快些?”莫离笑道。
这只是句玩笑话,李从璟摇摇头一笑置之,比起耶律阿保机、高季兴、孟知祥等人,徐知诰才是他最大的敌人,吴国也是他最强劲的对手,攻伐江南不是那么容易的。
两人闲谈半晌,莫离将话题转回到西川之事上来,问李从璟:“两川主要州县的官吏,朝廷大体都有了主张,唯独两川节度使的人选之前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