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大势已至终倾力,欲整山河顾奸何(上)(2 / 5)
丹军攻灭渤海国的步伐,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成。那么根据事先李从璟在幽州时,幽州方面的推演,接下来战事大抵会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幽州军联合渤海军,与契丹大军在渤海展开会战,是战事会进行的最为频繁和激烈的时候。如果战争发展到这个阶段,那么幽州就要放开手脚,不再顾忌各方势力,尤其是不顾忌朝廷猜忌,要全面进入应战状态。而之前李从璟辛苦埋下各种明棋暗子,此时也都将毫无保留显形。
简而言之一句话,举卢龙九州之力,不惜一切代价,谋求此战胜利。
“举卢龙九州之力,不惜一切代价,谋求此战胜利。这句话说出来简单,实则理解起来并非那么轻松。渤海之战,战在国门之外,固然避免了卢龙生灵涂炭,山河焦灼,但对大军战力,尤其是后勤补给的要求,就要高得太多。眼下,渤海国能给大军的帮助太少,军帅能够依靠的补给,就只能是幽州。若非如此,军帅也不会将杜千书、皇甫麟两人放在营州,来确保补给线的周全了。”
一灯如豆,窗外北风呼啸,屋内被黑暗充斥,那短小的火苗,犹如航行在大海上的小帆,面对太多的不可预知,在重重阻隔中前行,分外艰难。卫道继续低声道:“后勤补给,有军粮、军械、兵员、医药,军粮又分人粮与马粮,军械又分甲胄兵器与攻城器械,兵员补充又分老卒与新卒,医药则包括大夫与药材,这些账目林林总总,都要出自幽州节度使官衙,可谓是事无巨细,皆由你我掌握,大军的命脉,都攥在了你我手里,这份重担,随着幽州放开手脚,全面应战,无疑又大了许多。追根揭底,大军作战的地方,距离幽州不近,虽说不至于前方将士食粮一石,路途消耗却要三十石,但也决不可小觑。”
说到这,卫道深吸了一口气,问章子云,“子云,大军从未有过这样的征战,军镇也从未着手处理这样的大事,你有信心将其做好么?”
章子云握紧双拳,坚定道:“无论有没有信心,无论能否做到,都必须做到。军帅一世英名,卢龙多年荣辱,万千将士身家性命都在于此,焉能容许我等有半分差错?”
卫道松了口气,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欣慰道:“你能有这份心,我便放心了。”
“军粮、军械、兵员、医药如何补充,如何运输,诸事在大战前就已有规划,纲目已定,如今紧要的,是保证其顺畅施行。”章子云努力平复着心跳,“现在我担忧的,也正是在此处。”
“你的意思是?”卫道投过去询问的眼神。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