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非是英雄留不住,厚积薄发正道行(2 / 4)
他召回杜千书,虽也是为“学事”,却非是为此“学事”,而是另有谋划。
“演武院?”杜千书从李从璟嘴中听说这三个字后,显得很是惊异,他并非没有听说过这三个字,而是不曾以这样的顺序,连在一起听说。
李从璟颔首道:“演武院者,兵将之大学。世之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纳学子,为寻常百姓,称士子;而演武院之宗旨,在明军法、修武艺,在习征战之道,在来日沙场胜敌,所纳学子,为军中将士,可称军学生。因此演武院所习之道,为兵将之大学。”
李从璟这番话,将演武院是何物说得很透彻,更回答了演武院学生从何处来,来此修学何物,学成后又该往何处去的问题。有此三者,则演武院便有了立身之本,通此三者之意,也就明白了演武院之所以建立的原因、用处。
通俗言之,眼下李从璟要建立的演武院,类似于后世的军校。
军校没有没存在的必要,军校的重要性如何,不言而喻,因此在李从璟解说完这个创意后,立即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拥护。
在座众人,不仅有杜千书、卫道这样的文士,也有李绍城、蒙三、孟平、李彦超、李彦饶等军中将领,前者还好,后者闻听此言,皆激动莫名。
“世之军法,或从军中习之,但凭经验,不得系统,难以高瞻远瞩,或从兵书中学之,难窥真理,遑论军中将领多不识字,或从名将名师传授,固然幸甚,然则天下千万将领,有几人能得名师传授军法?本帅之意,欲化片面为系统,欲化特例为常态,行此法,意在提升各级将官素质、指挥作战之才能,最终提高大军战力,助我军中儿郎破敌建功!”李从璟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望向他的诸位军中将领眼中都闪着光。
“要建演武院,先有三难,一在教授,二在教材,三在学生。”李从璟又道,“不比寻常教书先生,演武院教授必须是军中宿将,且具备教授学生之能;演武院初建,之前未有章法可寻,自然也无教材,如何编修教材,其难最大;而演武院学生,必须识字,又必须经历过战事。此三者,为本帅今日召集尔等欲解之题。”
说到这,李从璟不由得想起莫离。
莫离既然能知晓李从璟建立军情处的想法,自然也能知晓他建立演武院的构思,这件事若是有莫离帮衬,自然事半功倍。但如今莫离身在渤海国,却是一时无法回来为他主持此事了,这让李从璟顿生失了左膀右臂之感。
他心道:“也不知渤海这两日情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