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业有望日(3 / 4)
统法理的重器,其意义之重大,却不是凡人所能染指的。
只是玉玺消失之后,太祖皇帝也曾遍寻天下而不得,后来诸位皇帝虽也有这个心思,却不再抱有寻获的希望,只当这宝玺与李从珂一通毁在了大火之中。如今庞太师得到的这卷绣帛,却是指出了真正传国玉玺的所在,却叫他不住心惊,又有万千念头生灭。
庞太师看着绣帛许久,这才强自压制心神,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来,看着面前那位献宝的门人,沉声问道:“这东西,你看过么?”
那门生一头汗水,跪地说道:“禀太师,小人曾看过些许,却不解其意,谅是小人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只念其乃是古物宝贝,拿来求太师慧眼分辨。”
庞太师又盯着这人许久,见其面色如常,也暗赞一声“还算稳重”,开口说道:“这便是了。此物似是后唐遗留,当时记载某种古物所在的。你既不知,献宝也是有功。枢密院恰逢有缺,我会于皇上商议的。”
那门生听了,当即心下一喜,磕头如捣蒜一边,叩谢太师提携大恩,随后也就告退了。
庞太师初见这绣帛之时,却也曾起了杀人灭口的心思。只是一者这门生是自己一手提拔,也知道他的人品秉性,自知他是一心忠于自己,献宝也是好意交换仕途;再者这人城府颇深,也是官场上绝佳的厚黑之人,此番献宝,怕是也备了后手,自己也不好冒险将其诛杀;三者这世上之事,两人间的秘密却总是制衡双方的,这人纵是有异心,量他也不敢将这等要紧之事随便说出,只消给够了他好处,今后大家便更是同舟共济,却不需杀戮脏了手。
考虑周详,打发那门生去了之后,庞太师又是心中一阵慌乱,饶是他三师之首的身份,一国太师的地位,面对这等国之重宝,却依旧失了些往日的镇定分寸。好在他内心足够强大,不一会儿也就想通了过来,将这事儿仔细打算了一番,又着下人私密请了身边最信得过的客卿过来,请这位文史大家一看这绣帛。
那客卿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先生,须发皆白,脸颊上满是刀砍一般的皱纹,走路都需要下人搀扶。这人见了绣帛,也是吓得一口气喘不上来,庞太师早有准备,命人奉上药汤给先生顺气,才使其勉强镇静些许,又仔细察看。
许久之后,这位老先生缓缓起身,告诉庞太师此绣帛的确是朱全忠的亲笔,一应年份也是对的,只是其中那几句隐语十分晦涩,自己也难以解读。
庞太师当下大喜过望,遣人将老先生送回,自己直看着那绣帛许久,想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