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2 / 3)
万远东的新移民将在这些移民营地进行集中冬训。
移民营地的住房全部采用木刻楞,还是每个小队二十人,每个中队一百人。经过几个月的冬训,所有移民将接受远东公司的考核,包括扫盲、基础军事科目等考核内容。
通过考核的移民,明年春天也可以享受远东的包产到户政策,可以得到远东的二十年低息贷款,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住房、口粮种子、生产工具,以及各种生活用品。
远东包产到户政策实施两年以来,得到了远东广大新移民的热烈拥护。远东农林部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员,深入到辽东各地的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种田,效果非常显著。
而且辽东各地的移民,他们的农作物种子,都是来自远东农林部种子培育中心,精心培育的高产良种。都是现代社会适合东北高寒地区,经过多年实践的品种。
其中辽东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马铃薯和地瓜为例,玉米平均亩产在八百斤上下,马铃薯平均亩产在三千斤上下,地瓜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四千斤以上。
这个时代辽东的土质相对优良,水土保持的状况比较好。远东公司在农闲时组织辽东的农民,进行了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海参崴化肥厂已经可以利用现代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化肥生产。因为辽东农业人口和实际利用的耕地并不多,所以目前完全可以满足整个辽东的化肥需求。
而且辽东各地的农民享受包产到户的政策以后,家家户户对自己地里的庄稼,就像侍候孩子似的精耕细作,天天起早贪黑的忙碌,农民的劳动热情和责任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所以辽东这两年秋收都取得了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相当多的存粮。这还是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如果气候正常的情况下,各种农作物的亩产还会更高。
虽然历史上的崇祯大旱时期,对辽东地区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远东农林部还是做了积极的准备。首先就是组织群众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就是趁着现在辽东的人口不多,将移民尽可能安置在水土丰富的地区,避免遇到大旱的年景,耕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
最后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储存粮食物资了。这几年远东从东南亚、暹罗、印度等地每年进口粮食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公司的几条万吨巨轮,都要至少去马尼拉两次以上,拉回来的物资,大部分都是稻米和各种农作物。
远东公司每年还能从辽东各地包产到户的农民那里,收取相当多的赋税和贷款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