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劳工冬训(下)(3 / 4)
候,公司的一个员工站在深水码头上的座门吊上面拍摄了整个进港的过程。
虽然当时很多劳工都看到了那天的场景。但是经过新闻传媒中心的精心剪辑,配上振奋人心的音乐,又加入了很多巨轮在海上航行的画面,使整部纪录片马上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在辽民中播出以后,也取得了很大反响。
另外一部的反响也很好。是反应移民船队接应落难辽民的过程,名字也起的好,叫“一个都不能少”。片中用大量煽情的画面和背景音乐,描述了公司为了解救他们的整个经过。
当然,片中还加入了一些舰队在恶劣天气中顽强抵御风暴的场景。画面截取了完美风暴的一些镜头,是整部片子拍得惊心动魄,在辽民中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新闻传媒中心刚成立不久,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是公司上下都没有想到的。这个时代的人哪里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现代社会的那些制作精良的宣传片,在网络随便一点就能搜出一大片。
现代人看了都会被感染,何况是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劳工了。这样的洗脑是最有效的,你拿本论语和他们讲道理,那是对牛弹琴。你拿本语录跟他们喊口号,那是浪费口舌。
可是这种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经过传媒中心的几个专业的员工,稍加编辑一番,采取一些简单的艺术加工,顿时就鲜明的呈现在劳工们的眼前。面对如此震撼的画面,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按照新闻传媒中心主任刘一斗的话讲:“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世界!”
公司员工在今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劳工进行扫盲和思想教育,大家也知道这次冬训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都非常重视,纷纷在公司局域网的资源中心里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认真的备课。
所有员工都要轮流为员工上课,授课内容除了公司统一印发的扫盲教材。还有就是军委会政治部已经提前拟定好的思想教育方面的教材,由员工自己自行备课,但是授课内容必须要做好详细的备课笔记,交由军委会政治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才能正式授课。
军委会拟定的授课内容,都脱不开那么几条,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一个。只有远东公司才能改变这个人吃人的社会,才能消灭穷凶极恶的鞑子,才能建立一个让百姓幸福安康的新社会。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动员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对治下的几万辽民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改造,也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首先是扫盲工作取得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