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汉国震恐(3 / 5)
久攻真定不下,士气已是强弩之末,此消彼涨之下,敌我两军强弱已经逆转,臣以为,我军当趁着陶贼未到之前,撤真定之围北归,修筑冀北各城池,巩固已有战果,以逸待劳,准备应对陶贼的反攻才是上策。”
沮授洋洋洒洒一番话,无非是忌惮于陶商,想劝刘备退兵而已。
刘备眉头一凝,眉宇间流露出几分不悦。
想当初他起兵南下之时,沮授就不赞成,眼下又是沮授第一个提出撤兵,这位袁绍旧臣总是跟自己的战略作对,这让刘备心中不满已久。
只是,沮授乃河北人氏,而他麾下颜良文丑吴三桂安禄山等大将,皆为河北人氏,为了拉拢这些河北大将的人心,他只好对沮授的消积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沮公与之计,万万不可!”
刘备尚未表态之时,帐前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几乎不约而同的出言反对。
刘备瞟了二人一眼,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意外,要知道他的这两位左膀右臂的谋臣,素来意见相佐,却不想今日会异品同声的反对沮授。
他却不知,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老家都在魏国敌战区之中,都盼望着能杀回老家去,沮授想让他们功亏一篑,他们如何能忍。
刘备很是满意,拂手示意二人说出自己的理由。
诸葛亮这下倒不急了,很有风度的向司马懿笑了一笑,礼让他先说。
“还是诸葛亮丞相先说吧。”司马懿也态度谦让起来。
“是司马大人先提出反对,还是司马大人先说吧。”诸葛亮马上笑着推拒,越发的客气礼让。
刘备却不耐烦了,便摆手道:“你们两个就不用谦让了,孔明,你先说吧。”
诸葛亮这才轻咳一声,摇着羽扇子,淡淡道:“陶贼虽灭了秦国不假,但鲜卑人十万铁骑尚堵在并州,以他们现在的实力,陶贼想要解晋阳之围,至少也得花三五个月时间,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担心,陶贼短期内会前来河北。”
刘备微微点头,紧皱的眉头因他这一番宽慰的话,稍稍松展开来。
诸葛亮接着又道:“所以说,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攻破真定城,而真定城已守了近五个月,城中粮草想必已经消耗了大半,臣估算撑死了也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到时候敌军粮草一尽,就算是那田单再有能力,臣也不相信他还能守得住。”
“丞相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刘备连连点头,把沮授的劝说便忘在了一边。
司马懿眼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