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西瓜(2 / 3)
们组织大军自另外个方向前进,配合自己表里合一,攻击高文。
信都海边的土邦最大者为两个邦国,即卡查、古吉拉特,领袖分别为拉纳·辛格与马尔瓦·德瓦,这两位王公拥有数不清的战象、船只和射手,而驻屯在塔塔港的为新月教的撒米莱族,此族先祖可追溯到最早征服印度的“伊拉克长官”伊本·优素福,所以这个撒米莱族的门第极高,他们家族成员不和外族人同席就餐,就餐时也不允许外族人观看,更不与外族人通婚。现在的族长兼塔塔的总督长官名曰乌拉尔,统辖着本族大约一千八百名狂热善战的士兵。
相信得到自己的命令后,拉纳、马尔瓦和乌拉尔定会组织起大军,自高文西南方侧翼进攻的。
再加上据信自巴拉克特南下的大公平王主力大军,伊斯莱尔就不信,高文这区区两万上下的军队,能扛得住三面交攻的压力!
就在伊斯莱尔紧锣密鼓时,从苏尔曼山上下来的皇帝先遣队骑兵,正如同群游客般,四处瞪望着印度的土地。
他们所围攻的希亚斯坦城并不大,城墙边环绕着花园、水车和农田,但更远处的四周皆是荒山和沙漠,只有河岸两侧还耕殖着田地,有些骑兵就抱怨皇帝:“不应该攻击希亚斯坦这个地方,而应该改变方向,从白沙瓦和木尔坦间的地带出击,那里据说全是田地和村落,十分丰饶。”
但皇帝明显有他的考虑,木尔坦周围虽然人烟富庶,但河流纵横交错,不利于骑兵和炮兵的发挥,此外又是信德地区首府所在,敌人必有重兵把守,易进不易退,更不利机动回旋,捕捉敌人主力。所以高文才将出击地点,定在了希亚斯坦城。
先遣骑兵的人和马鼻孔都痛苦地呼张着,他们刚从凉爽的高山上下来,谁想这里的平陆根本就是片充满着火焰的地域,这种炎热和小亚细亚是不同的,后者更多的是干燥的热,而这里却是让人窒息的湿热。顺着河流,只生长着一种树木,那便是阿拉伯胶树,因为只有这种树才可以在希亚斯坦生存下来,它的产物可以用于药物、印染,但皇帝骑兵们却顾不上这些,他们只要能解渴的东西。
很快,他们在河畔的沙土田里找到了种绿色的果实,不,确切地说这种果实很神奇,它们不是长在树上的,而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开始骑兵下马后,抱起它的皮啃,结果又硬又滑,根本无从下口,恼怒下就把其摔在地上,结果发觉里面的东西红彤彤的,吃起来满含着甜蜜沁凉的水分,骑兵们欣喜若狂,很快将所有田地里的这种绿果用刀剑劈开,食用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