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六日之途(2 / 3)
没的,便再度和骑兵队伍们朝北疾驱,很快消失在摩西亚与北色雷斯交界的山地当中。
冬末的这一连串的较量,虽然卡达姆叛军没有再占到便宜,但也让高文数个旅团和精锐骑兵疲于奔走并消耗大量的粮秣。
所以返回维尔西吉尼亚营地的卡达姆将军非常自矜,他对留守的主教阿克利达分析道,“就这样用步兵固守补给点,用骑兵去消耗蹂躏敌人的领地,待到第二年的春末我保证整个色雷斯还是颗粒无收!”
“我已得到确切的消息,马上西西里诺曼、匈牙利、教廷、威尼斯各路军队都会抵达奥赫里德那里归伯丁统领,届时对高文会发起怒涛般的猛攻,让他的帝国迷梦像海水泡沫那般消逝无踪。”从西面得到消息的阿克利达,也觉得未来充满了光明。
但二人还未弹冠相庆完毕,传令就急忙来报——高文出动大军,兵分两路,其中主力一路奔着维尔西吉尼亚而来!
“怎么可能,他怎么还有余裕出动这么多人马?”卡达姆有很多理由不相信这样的消息。
比如先前的一系列战斗,高文的军队需要大量的补给和长期休养;
又比如整个色雷斯被军队来回厮杀,狠狠“犁”了数遭,怎么可能支撑高文三万多军队的行动(高文从亚德里安堡带来一万五千人,乔瓦尼本来指挥一万八千人);
又比如……
但不管卡达姆如何想不通,高文的大军实实在在地来了。
其实没别的原因——陆军院大公爵、帝国凯撒布雷努斯又从特拉布宗地区募集到一批粮食,它们是经由哈扎尔海航路自四周购来的,而后船载运到梅地亚港,再由都城的巴塞丽萨组织人手和车辆,火速运抵维克隆堡。
足够支持高文三个月的总体战动员。
卡达姆虽然是个久经沙场的武士和将军,但他缺乏了一项最根本的才能,那便是“战略眼光”。
他不知道的是,平定了小亚细亚和亚美尼亚后,修筑了交通并使用两面海洋的水运,高文补给的速度到底可怕到什么程度。但布雷努斯是有发言权的,他在事后于回忆录里有些得意地宣称,“当时我在普鲁萨城坐镇,使用攸克兴海的船只,一袋谷物或肉从法希斯港上船,三日不到就能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再过三日就能出现在维克隆军营热气腾腾的锅里。”更何况除去“速”的优势外,“量”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拥有五百万劳作人口的高文可以动员起来的伟力,绝不是区区支保加利亚叛军所能比拟的。
另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