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五国(2 / 3)
混入进来的。
答案是:在迪亚尔巴克尔城。
原来,希尔凡王国酋长艾哈迈迪派出使节团,从自己的首府陶利斯出发,绕开了和正高文交战的达尼什蒙德和萨吉图斯两个势力盘踞的埃尔祖鲁姆山区地带(大亚美尼亚的北线),而是顺着相对和平的基拉特帕沙国和阿尔图基酋长国(大亚美尼亚的南线,与摩苏尔地区接壤)的商路赶来的,而迪亚尔巴克尔城恰好是阿尔图基的首府堡垒所在。
真相似乎稍微明了,接下来怒火万丈的高文便将格里高尔、利奥提乌斯、帕尔尼、布拉纳斯等中高级将官召集到了行宫议事厅,对着沙盘地图桌分析起进军大亚美尼亚国度的事宜来。
在曼奇克特战役战役后,惨败的东罗马帝国黯然撤出大亚美尼亚和安纳托利亚地区,随之而来的塞尔柱突厥的酋长与将军们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小王国政权盘踞下来。
而现在的大亚美尼亚地区有五个割据的突厥酋长国。其一为达尼什蒙德梅里克的残党,其势力在马拉什陷落后败退出周边,退到北方高原的埃雷兹城堡(现土耳其东部的埃尔津詹)去了,所以只能叫做“败犬残党”;
和败犬梅里克做邻居当盟友的,是位于埃尔祖鲁姆山区的萨吉图斯酋长国,其建立者名叫萨尔图克·阿里,本是塞尔柱帝国的一名军官;
第三个是占据着大亚美尼亚北方故地阿尼城、杜因城(距离现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仅三十五公里)的“哈达迪王国”,其本和希尔凡一样是个库尔德国家,并在先代和原来的亚美尼亚王族通婚,现在则沦为塞尔柱体系内的一个附庸国,统治者名为马努希赫尔·伊本·沙吾尔;
第四个是占据大亚美尼亚南方菁华故地的基拉特帕沙国(帕沙即shah,波斯王的意思,亦即后来突厥语里的帕夏,地位与埃米尔相等)其盘踞在富饶的凡湖四周,拥有基拉特、曼奇克特和凡城等强大要塞,王公为扎格里丁·易卜拉欣;
还有个小酋长国即阿尔图基,夹在基拉特帕沙国和高文所属的梅利泰内中间,拥有三座要塞,即迪亚尔巴克尔、马尔丁和杜纳雅思尔,该国的酋长是出乎意外的人——他居然就是先前守卫耶路撒冷圣城的指挥官索克曼·突吐施,后来城陷后索克曼得到了宽赦,跑回到塞尔柱宫廷里,又被大苏丹委任到这个地方当了埃米尔。
“我要进军迪亚尔巴克尔,肯定会有更多的山中教派渣滓盘踞在那里。不用给我向索克曼下达宣战的借口,此次我们要向闪电般地作战,直接攻取这座堡垒,我要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