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朕不是胆小鬼(2 / 4)
奸,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一个为文,一个为武,互为援应。御史们搬出的最大证据就是洪承畴和吴三桂都曾为明臣,且二人还是师生关系,所以洪承畴为吴三桂请藩云贵必是不安好心。
御史们的弹劾一下触动了京中满州权贵心弦,在他们看来,吴三桂虽然身为平西亲王,地位异常尊贵,但他毕竟是汉人。而在汉官看来,满州的亲贵本来就仇视汉人,八旗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汉官都有猜忌之心,何况手握重兵的汉人亲王。
就连已经不闻政事的老臣宁完我都托着病体上了奏疏,不过他不是直接针对洪承畴为吴三桂请藩云贵,而是就前些日子吴三桂未经朝廷同意就任命云南地方官员一事发表看法。
“臣阅邸报,见平西王请升补方面一疏,以副使胡允等十员俱拟升云南各道;并奏差部曹亦在其内!臣不胜骇异。夫用人国家之大权,唯朝廷得主人。从古至今,未有易也。即云、贵新经开辟,料理乏人;诸臣才品为该藩所知;亦宜先行具奏,奉旨俞允后,令吏部照缺签补,犹不失权宜之中计。乃径行拟用,无异铨曹!不亦轻名器而亵国体乎?夫古来人臣忠邪之分,其初莫不起于一念之敬肆。在该藩扬历有年,应知大体。即从封疆之见,未必别有深心。然防微杜渐,当慎于机先。体乞天语申饬,令该藩嗣后惟力图进取,加意绥辑。一切威福大权,俱宜禀命朝廷。则君恩臣谊,两得之矣。”
宁完我的这封奏疏又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御史见老学士出面撑他们,更加大胆上书痛骂洪承畴奸贼,吴三桂有大野心。
最近这些天,顺治本就无比烦心,罗托大军惨败消息传来时,汤若望正好在宫中,出来后对身边人道:“皇帝完全失去了他镇静的态度,而颇想作逃回满州之思想。可皇太后却对皇帝大加叱责,说你怎么可以把祖先及他们勇气得来的江山就这么卑怯的放弃了呢。”
有一件事汤若望没有目睹,那就是在他诚惶诚恐的从殿中退出来后,皇帝因为太后的这番话反而越发狂暴起来,他拔出了他的宝剑,宣言他不是胆小鬼,更不会放弃祖宗江山,他一定要亲自出征,或胜为死!
为了坚定自己亲征的信念,顺治用手中宝剑将他的御座劈成了碎块。太后见状吓得不轻,试图劝说皇帝冷静,既然南方吃了大败仗,那明军的士气肯定高涨得厉害,这时候皇帝亲征未免不智,也太过冒险,不如仍如当年孙可望、李定国例般,让汉人大臣们去应对此事,直拖到事情再有转机。随太后一起来的苏嘛喇姑也尝试着相劝皇帝不要亲征,但此举未却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