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2 / 5)
南清军。若没有郑氏在东南牵制,清廷早就将东南的大军调出入侵西南了,焉有永历今日在云南苟延残喘。换言之,永历封郑成功为王也是为了保命。
另外李成栋的宁夏王是其死后追封的,活着的时候永历只封其为惠国公。除这四个活人一个死人外,永历再未封过一人为王,哪怕追授都没有,由此可见在永历心中王爵有何等的重要性,非性命关头他是断不会将王爵拿出封赏的。毕竟王爷要是也跟国公、侯爷一样漫天飞,那就不值钱了。
换作是一心忠于明室的官员,断不会如此看待永历封王事,可王章钧和左清都是变节降官,对明室早无忠心可言,二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永历封王事,虽有偏颇,但却是一针见血看出其实质来。
太平军在广东,永历朝廷在云南,二者之间隔着广西,太平军自然对永历朝廷没有威胁,对永历帝本人也没有威胁,故而左清和王章钧不认为永历能将王爵给周士相。
再者若是周士相授意瞎子李在朝廷使臣面前吵着要永历封他为侯、为国公,左、王二人倒不意外,也觉理所当然,毕竟周士相的功劳完全可以得授国公,甚至封郡王也不是不行,可现在瞎子李叫嚷的却是亲王封号,二人联想永历朝廷的几次封王事,自然都是不看好周士相“自请”封王的举动。
倒底是年轻人,性子太急,广州收复的消息还没到昆明,你就这么急着跟朝廷要亲王封号,这叫郭之奇如何看你,又叫永历如何看你?孙可望当年也没这你这么急啊!
事情要一步步做,一口哪能吃成胖子,更休提这种几近撕破脸皮的要王举动。
左、王二人暗自摇头,又听瞎子李话中意思,似乎永历不给周士相封亲王,周士相就真不认永历这个皇帝了?
左清和王章钧面面相觑,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担忧之色。他二人不能不担心,万一周士相真的利欲熏心要永历封其为亲王,而永历却宁死不封,难道太平军真的就要和南明内讧不成?
这些年来南明各势力间因为内讧而惨败的例子太多,左右参政很不看好脱离了南明旗帜的太平军能够发展下去,要知道太平军的存在可是关系他二人性命的,万一太平军兵败,他二人也跑不了。
清廷的济度大军年后就到广东,大敌当前,周士相却要因封王的事和永历朝廷闹翻,这岂不是寻死之道。
王章钧嘴巴张来张去,想劝,却不知如何劝。左清偷眼观察郭之奇和秦荣反应,越看越是心凉。
秦荣和郭之奇显然是被瞎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