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纺织业超过英国(2 / 3)
茶叶一下销量大增。
对于百姓来说,则也收到了很多实惠。原本内地的一些地方,因为运费关系,购买各类商品价格比较昂贵,而在官道四通八达地发展投用之后,价格一下便降了下来,使得他们的生活提高了许多。并且,因为货物的价格低廉,这些百姓也愿意购买了,加上官道的延伸,货物被运送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市场更加的广阔。甚至连内地一些少地的百姓,原本最远都到不了县城,围着本乡本镇转悠,没见什么世面,如今交通发达,乘坐四轮马车走官道也好、乘坐内河客船走水路也好、甚至去县城坐上火车去府城省城也好,方便快捷,见识一下便宽广很多了。
交通和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帝国的形势一片大好。
冯云山从李鸿章比较简单粗略的禀报之中,又了解到纺织日用品等轻工业方面发展的诸多情况。
首先是中华帝国的纺织工业,从冯云山攻占广州之后,便通过伍崇耀大力从海外引进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工人,开始着手发展帝国自己的纺织工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零开始,到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大国。虽然平均纺织产量还没有英国多,但架不住帝国的纺织工厂众多,从业人口一多,总产量自然就上来了。
如今整个帝国境内,原本老式的手工纺织的土布麻布,已经慢慢被从两广和江南一带广泛兴起的纺织厂生产出来的棉布给取代了。
民间的百姓们,对于这种新出来的棉布,认为其轻质实用,暖和舒适,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远比笨重而厚实的手工纺的土布便宜得多。而冯云山早就知道棉布纺织业的历史,是必定会繁荣数十年,一直到下个世纪位置。因此,在他这位皇帝的主导下,整个帝国朝廷的政策都是大力鼓励和发展棉布纺织业。加上中华帝国地盘的越来越扩大,人口也增加,可谓世界上最庞大的棉布需求市场,支撑着其猛烈而茁壮地发展。
加上棉纺织行业在各个工业体系中来说,投资小、回报快、收益明显、生产周期迅速的特点,加上冯云山从后世来的灵魂早就知道流水线作业这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于是,各种棉纺纱厂和织布厂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没几年功夫,整个帝国的棉布产量大增。
特别是因为帝国的人口众多,劳力便宜,即便是生产技术和效率没有英国同行高,但仗着劳力优势,大批的棉布被制造出来,除了满足国内市场之外,还开始冲击印度洋和欧洲市场。
根据工业部的统计,去年,全国能纺纱又能织布的大小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