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俄国形势(2 / 3)
沙皇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被各地的地方贵族和军队认为是治理俄罗斯帝国不利,被迫承担沙俄内乱的全部责任,被军队所嫌弃。而这时,这帮军队纷纷改变方向,改为支持莫斯科的亚历山德罗维奇作为新沙皇。获得支持的亚历山德罗维奇,直接任命曾出任过高加索驻军总司令、现近卫军副元帅(驻莫斯科)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为俄罗斯帝国元帅,率领莫斯科四周的俄罗斯军队,准备向西方的圣彼得堡进攻。
而这个时候,接连不断地从东方乌拉尔山脉逃窜过来的沙俄当地驻军,以及源源不断的哥萨克骑兵纷纷闯入东欧大平原,进入莫斯科周围一带驻扎。这些俄罗斯军队为数众多,足足有二三十万之巨,他们的将领得知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变故之后,赶到莫斯利纷纷表示效忠亚历山德罗维奇,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然大喜。
他想着有那么多的军队效忠,兴奋之余,更加坚定自己能击败在圣彼得堡的那个抢了他皇位的叔父。一时间,倒没有在意这些军队是为何从乌拉尔山脉以东逃回东欧平原,虽然知道这些哥萨克内卫军队和一些近卫军是被东方帝国的西征大军给击败,逃窜回来的,但心里觉得是因为父皇的遇刺,导致前线将士军心不稳才战事失利的。
而新任的俄罗斯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直接告诉亚历山德罗维奇,说是以他多年的征战经验,那些东方人绝不敢攻过乌拉尔山脉,毕竟这里战线太长,他们缺少补给,而且天气寒冷,那些东方军队根本就不耐严寒。何况,他会重新组织一批军队前去好好守卫乌拉尔山脉的几座堡垒,尤其是奥伦堡和叶卡捷琳堡,会牢牢地将东方敌军阻挡在乌拉尔山脉以外。
等他们组织好军队,先将圣彼得堡攻克下来,便能彻底稳固住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沙皇地位,再回头率领哥萨克军队出兵乌拉尔山脉以东,收复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汗国。
只有19岁的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然对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言听计从。
的确,也是形势喜人!莫斯科大军在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的指挥下,发动将近20万大军向圣彼得堡方向发起进攻,而后面,还组织有将近15万大军的内卫军队,准备随后支援。
而这个时候的圣彼得堡以及周边地区,军队虽然有将25万之多,但之前被派了6万前往波兰镇压波兰的叛军,又派了8万前往芬兰大公国和立陶宛镇压芬兰和立陶宛的叛乱,导致圣彼得堡只有区区10万兵力。
莫斯科军队的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