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桥头堡-奥伦堡(2 / 3)
命为安西总督。
这个安西总督,一是借鉴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之意,二是字面上的安抚西西伯利亚的意思。不过,如今的西西伯利亚地区,还没多少中华帝国的百姓,都是一帮早前流窜至此的零星蒙古人和大量的哥萨克人、俄罗斯人以及哈萨克牧民,根本也不用如何治理,因此,罗琼树的这个安西总督,主要还是率领他的野战军扫荡西西伯利亚,清除哥萨克军队、震慑哈萨克人为主。
为了能让罗琼树更好的发挥作用,有效地统一指挥,皇帝冯云山任命罗琼树统管第三野战兵团,给予其能调派整个第三野战兵团的军权。因此,在接到皇帝亲自下令的出击沙俄,全占整个西西伯利亚的作战任务之后,罗琼树便立刻让参谋长任为琦制订作战计划,经过数个月的筹措准备,终于率军抵达奥伦堡这里。
回想这一路的艰难行程,罗琼树不由有些感慨万千!这可能是他一生当中领军作战最为艰难的一次了,不是敌人太强大,也不是手下战力不强,而是这一路行军的艰难。
他率领第三野战兵团中的4个师攻击4万余人,加上浩罕汗国的3万哈萨克胁从军队,2万归顺的原本的蒙古和锡伯族骑兵,2万畏兀儿兵和回兵编队,还有将近2万的专门负责补给的后勤大军,近14万大军横跨数千公里的戈壁荒漠,甚至还有数百里荒无人烟的沙漠,劳师动众地抵达奥伦堡,费尽多少艰辛,这其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清楚。
就这样,还是多方筹措,准备许久才实现的。而且还是从浩罕城出发,顺锡尔河乘船先行抵达咸海。否则,要是一路全部陆地行军,只怕还没抵达前线,战马和人都已经吃不消了。虽说将士们能吃苦耐劳,但每日行军数十公里,还是人困马乏,何况无论是野战军将士,还是其他的胁从军来说,虽然每名将士都配备了至少一匹战马,但这些战马如今已经不是用来骑的,更不是用来跑的,而是用来驮些稍轻的战争补给物资了。
“这座奥伦堡,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险峻难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看来还要作些调整才行!”罗琼树脸上带了些忧色。
已经五十多岁的任为琦,经历一番大起大落之后,加上几年来的军旅生涯,干枯得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一丝也看不出往日满清文人的模样了。他干脆利落地道:“总督大人说得对,我看,还是以攻心为上、结合强攻的政策吧。说到这里,我有个大胆的猜测!”
“这奥伦堡的1.4万守军当中,只有不到3000的来自直接隶属于圣彼得堡的效忠沙皇的近卫军,其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