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洪仁轩自荐去劝降天王(2 / 4)
他们一同起事,自己却都拒绝了。
洪仁玕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起来。
这一忐忑,才猛地发现,自己的内心竟然是想投奔冯云山!这样一来,倒不用再纠结了!
洪仁玕平静地道:“容兄弟,倒不用牧师介绍了。我与圣王也还算有点交情,你便与我一道,去求见圣王吧。”
说完,转头朝十三行外的广场走去,留下一脸呆滞的容闳和满脸诧异的合信。
……
次日,冯云山刚送走来访的合信他弟弟禾信两位牧师。禾信从英国回来,倒是带来了很多现代科学类书籍,不过,都是英文版的,冯云山便准备交给李善兰代为翻译成中文,编译修订为基础教材,为即将筹备的少年普及教育准备好教材。
刘胜邦前来禀报:“圣王,有一自称洪仁玕之人求见!属下本想让人将其赶走,他却说圣王只要听到他的名字,便会见他。属下怕圣王真的认识他,只好前来禀报。”
“洪仁玕?原来是他!”冯云山站了起来,忙道:“本王确实认识他,乃是一名故人。快快有请!”
看着刘胜邦派人出去,冯云山心中暗暗思索起来:洪仁玕,那不是历史上有名的干王么?天京事变之后,他来到天京,被洪秀全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天国的朝政,提出的先进的《资政新篇》,在自己前世学的历史书上可是有浓厚的一笔。
不过,历史上的洪仁玕没有洪秀全的宠幸后,权力很快便被削弱,加上能力不足,性格胆小懦弱,所谓的资政新篇丝毫没有得到实施,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也变为了空想。
不过,冯云山又想起另一个冯云山的事情来,似乎,这个洪仁轩,当初和那个冯云山一样,还是最早一批追随洪秀全创办拜上帝教的人。只不过,好像后来胆小怕事,眷恋科举的升官发财之路,几次邀请他入伙都拒绝了。
此刻的冯云山,已经拥有石达开、罗大纲、陈玉成、左宗棠、彭玉麟等这样的历史大牛作为手下,不会因为洪仁玕那“华丽”的历史外貌,便认定他是个得力干将了。
相反,当初在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冯云山,倒看过另一种说法,冯云山觉得不无道理。
有站在中立者立场的洋人评价洪仁玕,说他“立志甚高而赋性竦懒”,且死要面子,能提出各种精辟的见解,却缺乏坚持和推动的勇气,无能力执行。
而事实上,洪仁玕当上干王后,他本主张依法治国,主张精兵简政,主张严格控制官员提升,可一轮到他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