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3 / 7)
骄傲的,也不期然的为宰相家公子对自己的尊重而欣喜。
在河北军顶层,对韩钟争功的行为很不待见,但在军中下层,大部分军官都听说过宰相家的公子在大战前请缨上阵,临战时都不肯进城躲避,还带着手底下的几百人马,与辽国游骑连番交战,甚至还硬拼过神火军,始终保证了京保铁路的畅通的事迹。
是真正上阵厮杀,而不是战后抢人功劳。这样的衙内,天然地就让军汉们有了亲近感。现在又表现得平易近人,军中人人都感受过世间对军汉的歧视,但在韩钟的身上完全感受不到。这当然让韩钟很快就博得了这七十多功勋军官的好感。
“杨兄只带着百余人,就突袭了神火军第三军的主营,夺了大旗,挑翻了中军帐,把耶律阿苏吓得狼狈而逃,功劳不说,这胆略当真是难有所比,可谓是一身是胆。”
坐在人群中,韩钟将刀疤青年倍加赞许。这一节车厢里的其他军官围作一圈,对韩钟的赞许,都连连点头,没有任何不服气。论起功劳,车中的几十人,他的确是排在第一。
韩钟也很看好他。七十多军官之中,也就是这一位的功劳最为煊赫,日后的成就,很可能就是其中最高的。
刀疤青年黯然自责:“可惜一起冲营的一百零三位兄弟,就只剩下八个回来了。我杨弘方如今被说是立了大功,可都是靠了这些兄弟才立下的。”
韩钟立刻道,“若非杨兄和帐下儿郎奋命,神火第三军也不会连退百里。要是跟他们面对面地硬打上一仗,军中袍泽又不知有多少会丢掉性命,几百,甚至上千都不是不可能。”
“韩管勾说得没错啊,不是哥哥你出马,真的要有许多兄弟枉死了。”胡三叫了起来。
杨弘方——也就是刀疤青年——苦涩地笑了一笑,却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了。他反问韩钟,“韩官人也是要回京吗?”
韩钟摇头,“是去大名缴令,正好顺路。”
胡三大咧咧地问,“韩官人你也立了不小的功劳,怎么就不能上京?”
“还会说人话吗?”一群人大惊失色地瞪着他,只除了韩钟。
“功劳的确是有那么一点。”韩钟很谦虚,又笑着,“但你们是去武学上学,我哪里还用再读书?”
“上学?读书?”轮到胡三脸色大变,“不会吧。”
“当然。你不知道?”韩钟反问,他还以为这个消息已经所有人都知道了。
胡三如同雷劈一般,“俺还以为要去宣德门夸功耀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