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4 / 6)
门口,却见方才离开的高丽小黄门还拿着画守在门外,看见童贯出来,忙上去献宝。
小黄门的知情识趣,让童贯心中暗暗点头,说到底,入宫的异族中,还是数高丽人要聪明一点,西域的胡人就蠢笨了许多,而南洋土著,则更是如同猴子一般,怎么也调教不好。
童贯接过画,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又从左到右看了一回,对着光,照着影,翻来覆去也没看出来有什么暗记,就是一副普通的山水画。
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童贯放弃了,他将画纸交还给小黄门,“快点拿去装裱,莫要让官家等急了。”
小黄门行了礼,急匆匆地就走了,他当然不是为了装裱而着急,而是为了皇帝装钱的褡裢。
画画,这不是皇帝打发时间的爱好,而是为了挣钱。
说出去没人会信,但的确就是为了挣钱。
赵煦关注着店外的东京,安静地轻舒一口气。
皇宫中,即使最卑微的洒扫宫女和内侍都有五百文的月例,可皇帝完全没有。
御厨房中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色特产,即使是在冬日,也能准备上最新鲜的蔬菜。从内衣到外袍,皇帝每天都能穿到用最好的布料制作出的最新的衣物。皇帝日常使用的器物,都是将作监下各工坊的精心制作,即使是一盘一盏,拿到外面去都是价值千金。福宁宫中,近年经过一番改造,冬暖夏凉,更加适宜居住。
吃穿用住,都是天下最顶级的享受,皇帝能享受到这些好处,自然是因为钱——仅仅是皇帝一人,每年的开支就在百万贯之多。而这本账,每年冬日都会准时在邸报上出现。
就像都堂会将国计收支账按不同部门和项目分类公开,宫中的开支也会公开出来。不过也只有皇帝的花销会原原本本地出现在公开的账目上。
在邸报公开的开销上,太后每年的支出只有皇帝的三分之一,仅比太妃多上一两万贯。
宫外的舆论都是太后克己奉简,宽厚仁爱。
但实际上,皇帝和太妃没有任何私房,也没有任何额外收入,过去皇帝自家掌握的内库都在都堂的控制下,皇帝母子所有的开支都是出自国库,一分一厘都被控制着。
而太后,造币局出来的铸币税直通新修的永寿宫私库,随时随地都能拿出几百个如意金宝来赏赐——一两一枚的金钱,成色七五金二零银五分铜,标着十贯的面值,实际在市面上能抵二三十贯之多。
皇帝手边,一文钱都找不到。身边的每一样器物,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