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4 / 10)
耸人听闻的说法,就会传播得很广。
比如编写三字经的静安田先生,去岁上京讲学,公然说皇帝应当垂拱而治,所谓祭由天子、政由贤人。天下人只要读书识字,明了道理,都该有选贤之权。甚至说妇人之中读书明理者,比浑浑噩噩不知道理的愚夫更有资格投票选贤。
对于这种说法,百姓们喜欢,妇人也喜欢,但不属于气学的士大夫则十分反感,新学中的大儒也有出来反对。
两边在报纸上吵了一通,很是热闹。骂到恨处,甚至有说皇帝是天下之大贼的。
他们很多辩论,都传播到百姓中来,即使不识字,在茶楼里听到几句,就记下来,闲着无聊时拿出来吹捧一番,总之都不会当真就是了。全都是平头百姓,还当真能与相公们是同胞了?
但丁兆兰就是喜欢气学的说法。至少是把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当人。只要去好好读书,就能成为有资格选举贤能的秀才。
而秀才,比举人可是要容易太多太多了。只是这快班里面,有儿子读了五六年书,成了秀才公的。
“这个道理是没错。”丁兆兰附和那位受到气学影响的捕快。
这捕快就得意地说,“你看,如果族长处事不公,私占族田,欺压族人,兼并族人田产,那他也没资格当族长,你说对不对?”
“算了算了。”那捕快就胆小地摆着手“这种话还是不要乱说。”
“学堂里面就在这么教,有什么怕的?”支持气学的捕快不屑地说道。
“学堂里面教书的都是有功名的,他们怕什么?就是皇帝不高兴,也不能杀了他们。你我就只是小小的衙前,哪里招惹得起这等大逆不道的祸事。”
“真没什么可怕的。”丁兆兰嘿地笑道,插话进来,“真要以此事定俺的罪,俺就去韩相公府上问一问,到底是哪样?”
“小乙哥。不是我说,你这想法太异想天开了。去问韩相公?”新学的捕快嘿嘿呵呵地冷笑摇头。
“俺……俺好歹也是自然学会的预备会员啊。”丁兆兰顿了一下后,得意洋洋地说起来,“等俺再认多一些字,就可以写论文发给自然学会了。这探案上,可是有许多说道,如果能总结起来,能帮助不少人。俺曾经问过人,期刊上没多少这方面的论文。说不定那些会员就对探案很好奇呢?掏蚂蚁窝那么无聊的事都能上期刊,俺们侦破的杀人案当然也能。那时候,拿着会员的铜徽章去求见韩相公,怎么会见不到?”
“好吧。好吧。”那捕快没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