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宰执天下 > 第一十七章 庙堂(八)

第一十七章 庙堂(八)(4 / 5)

在西南数年,在他的配合下,彻底收拾了西南夷,还灭掉了大理。这份功绩,是他能够跻身议政行列的主因。

李承之的顺口抬举,黄裳听了,摇了摇头,继续道,“在下在西南数载,见多了赤贫的农人。有的全家就两三条外褂,十来岁的半大小子都没衣服穿,光着身子在外面跑。”

李承之笑意淡了一点点,开始认真地听着黄裳的话。

“更穷的是山中的西南夷,就是头人也不过几件衣服,而下面的娃子,也就是奴隶,几乎都是赤身裸体,最多有条布料护住私处,跟相扑的男女差不多。”

李承之点着头,表示自己正专心地在听着。

“但这么几百年,上千年了,娃子们也没闹出事来,有些头人,据说还是从汉时传下来的家业。”黄裳抬眼看了一眼李承之,“参政知道为什么?”

这个问题根本都不用想,李承之道:“有的吃。”

“啊,嗯。”黄裳点头,叹息道,“只要有得吃,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地听话。自古以来无粮不稳,没粮吃,人要造反。没衣穿,没锅碗瓢盆用,倒是出不了事。西南山多,物产丰富,人烟稀少,吃饱穿暖难,想饿死却也不容易。”

李承之皱眉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对黄裳道,“勉仲,你这个想法可不对了。说给玉昆相公听,他肯定会说,不要只看工业在吸纳农业人口,要看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要看到两者的联系。”

黄裳笑了。

韩冈的确经常说,万物有阴阳,有对立,也有统一。事物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这是格物论中最核心的几条之一。

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四业并非对立。士农工商相辅相成,能够相互促进。

说起来,这也是如今朝廷大力发展工业的理由之一。

大量的廉价的铁制农具,让内地的粮食产量增长了至少三成,而水车、耧车等农用机械的推广,也在农田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不仅仅是农具和机械的发展。耕作,播种,品种改良,在农事上,更让成书数百年的《齐民要术》,内容已经显得太单薄了。

“这话当然对,相公也的确教训过在下。”黄裳停了一下,又道,“参政可还知道鸟粪石?”

“当然。”年纪老大的李承之,脑筋转得飞快。“上次听人说勉仲你家有船。”

“的确是有。”黄裳道,“在下族亲买了两条船,在南海包了一座岛,正准备开采鸟粪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