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六)(4 / 5)
就压制住了。反过来也是与一般。
或许这就是韩冈的如意算盘。
但只要有人看破了这一切,提前打断韩冈的盘算,那两边不靠的韩相公,定为当轴所忌的韩相公,就只能跟如今的自己一样,二十年做不得功课了。
文彦博仰起头,嘴唇微微颤抖,好似竭力维持自己仅存的一点尊严,“敢问相公,打算怎么处置老夫那几个不成气候的孽子?”
处置?
文彦博终于是服软了。
看着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韩冈又变回了怜悯中带着嘲讽的眼神。
如果文彦博可以自己安静地退场,何至于如此低三下四。
大宋的天下已经变了,天下人生活的方式也变了,这是历史的车轮,这是时代的洪流,如今就连士民间的日常用语、文章中的遣词用字都变了,还有什么没变的?
文彦博是旧势力的代表,没有在一旁静悄悄地死掉腐烂,反而不甘心地跳出来,那韩冈除了送他去他该去的地方,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很简单,潞公只要道个歉,认个错就行了。”韩冈的笑容仿佛魔鬼,“在报纸上。这样几位衙内就只要去云南住一阵就行。”
文彦博再一次陷入了暴怒之中。他知道韩冈不会那么容易让自己过关,但他也没想到韩冈的条件会如此苛刻。
儿子发配在意料之中,但前面低头认错却远远超出文彦博的预期。
大宋朝堂政争的传统是输人不输阵,就是被赶出朝堂,这头是不能低的。尤其作为领袖人物更是如此。
皇帝也在维护这样的传统,当他对现在的朝廷不满意的时候,随时可以将反对派,甚至只是某个人的反对者召回到朝堂上来。
所以百多年来,所有人都习惯了,把政敌赶出朝堂就足够了。
为了日后卷土重来,文彦博愿意现在付出一些代价。
可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韩冈是要他低头,承认黏在身上的脏东西,是自己吐出来的,拉出来的。一旦当真这么做了,那就再也无法将自己洗脱干净了。
这怎么能答应?!
答应了一身清明可就要毁了。
文彦博迟迟未答,韩冈便给出了另一个选择,“如果潞公不愿意,那就请潞公全家在京师安居好了。”
听起来比前一个条件宽松许多。
是说反了吗?或许会有人这么认为。
但文彦博清楚,这完全没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