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5 / 7)
好事,就不能让他没有好结果,对不对?”
赏罚宜公,这是治下的原则。
而且还要顾及王中正的想法,以免王中正兔死狐悲。这一句,韩冈就没有明说出来了。
“如果让李宪任职州县,或是走马路中,皆会累及相公清名。且安置李宪,必为后人之制。宫中宦寺有官身者虽不为多,亦有数十,今日李宪一人出外,明日就是数十内宦要出外了。”
“大部分还是不会走的,宫中需要人,只是以后不再进人。”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宗泽,韩冈道,“无过之人,残其肢体,非是仁君所为,即使需驱用阉人,日后还是用外夷为佳,不当用汉人。不过这是日后的事了。除了李宪之外,也的确还有一些内宦不方便留在宫内,也同样不方便安排在州县之中。”
宗泽忽的灵光一闪,“记得程昉曾经管理屯田事。”
“淤田。引黄河水在河北淤田。”韩冈更正道,又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具体的营造工役之职,让阉人来参与管理也的确是个办法。他们比许多士大夫要有才干得多。
“中书门下辖下营造诸事,的确可以内宦参与,不过这就是个辛苦活了。”
“但参与营造,不免调派军民,只怕……”
“不妨事。”韩冈笑了起来,这年月还用得着担心阉人在外掀起叛乱,“此辈出外便不足为惧……”他又想了一下,“王中正的儿子到时候也一起安排。”
“……哪一个?”
“问一问王中正吧。”
王中正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留在宫中的养子,另一个也是养子,不过是过继来承嗣的,其实是王中正的亲侄儿。因为王中正的功劳、地位,两人都受了荫补。哪个出去做事都可以。
“是。”宗泽点头。
“大议会筹备会的准备怎么样了?”
宗泽道:“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人到齐了。”
基本上这一次大议会的筹备会,就是以议政为主,加上一干元老。
不过如今曾经任职两府、两制的元老重臣寥寥可数,富弼、吕公著、王珪、韩绛都已经不在人世,剩下的很多又年迈难以入京,真正能来的不到十指之数。
韩冈点了点头,却没说话。过了一阵,他问道:“这几日又有些变化了,对于这个大议会,汝霖你现在是什么看法?”
宗泽起身,向韩冈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宗泽之意,仍与前同。相公此举,可谓至公至正,无纤毫私心,天日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