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4 / 5)
道。韩冈今天没说出来的,他也还知道不少。
仅仅是大议会来钳制宰相还不够,韩冈甚至打算将刑名之权独、立出来,设大法官、大法院,与大议会并立,共同防备宰相。
看起来十分严密,相互制约,不管具体运行时会怎么被钻空子,但从表面上,这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好方案。
但在宗泽看来,其实在太后病离,天子被禁之后,地方上难免人心浮动。最重要的应该是保证京中中枢军力,能够随时镇压四方。
也就是说,如果当真要防备地方反叛,应当继续加强中央,以免地方出现实力足够叛乱的势力。
但韩冈的大议会看起来是统合地方,实则是显而易见的约束中央。当中枢的议政们为了空出来的宰相、执政之位争做一团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为了讨好各方势力,而放开对地方的约束。如此一来,为了争取一个议会成员支持,朝廷怕是要许下不少的好处。
本朝鉴于唐时故事,连财税都不放在地方,大半要运回京师,日后朝廷放权,怕是每年财税,都要分地方一杯羹。
这可将是一个相互扯后腿的朝廷。
宗泽曾经问过韩冈,为什么要设立大议会,这岂不是要激化党争。
韩冈却说,如果斗争仅止于朝堂文臣之中,党争迟早会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没有下限。但人数多达八百的大议会,一来人数过众,人数一多,则利益纷杂,最后难以成事。二来,同样是因为人数过多,想要用武力消灭对手,那可就难了,不比议政会议,想要一言堂,诛除三五人就够了。
所谓议会,本就是各方势力之间相互倾轧的场所。
韩冈的话,本不符合君子之论,宗泽最后却还是点了头,比起最后付之于战争,还是在议会中打上一架对天下更好一点。
……
韩冈自信满满的模样,让王安石把准备说出来的话又给咽了下去。
出殿而来的群臣,又在殿前分流,重臣向左,群臣向右。
也许一个月后,王安石也要与诸多元老和议政们一起,为区区几个议员名额的归属争论不休,但今日,他不用去内东门小殿,与明日起就要退居深宫,安养病体的太后进行最后一次议事,看着韩冈,王安石最后一声叹,“玉昆,一切小心。”
韩冈微笑着点头应承,待王安石稍稍走远,他收敛了笑容,低声道,“放心,我自会小心。”
王安石的担心,前几日密会,听闻韩冈欲五年而退时,早已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