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下)(3 / 7)
言说他即将晋身三衙管军,类似消息在宫内尽人皆知。
杨戬还曾听说,王中正其实也算是议政中的一员,拥有举足轻重的一票,只是为避人言而没有公布罢了。
因而有着如此威势的王中正,才能在面对太妃的诟骂时,还能依然平静。
“好个狼心狗肺的奴才,若非先帝提拔,你连条狗都不如。现在吃饱喝足,连门都看不好,帮着外人来欺主了。有本事的,你们就杀了我们母子啊!”
朱太妃只稍稍恢复平静,就开始撒泼,王中正却没有半点动摇。
“太妃是主,老奴是奴。太妃怎么看老奴,老奴也只有受着,但太后和外面的几位相公可就不一定了。”
朱太妃的诟骂声猛地一滞,王中正已经戳到了她心中最恐惧的地方。
一句话堵上了太妃的嘴,让她不敢再撒泼。
还是有怕的人啊,王中正不无嫉妒地想,宰相们的声威的确是越来越重了。
但王中正知道,这件事宰相们都乐见其成,否则不会那么简单就放过送毒药入宫的太妃亲眷。
所以有些话,王中正觉得有必要对天子和太妃说一说。
“其实相公们从没说要废官家,太后更没想过换皇帝。当年先帝驾崩,要换就是太后、相公的一句话,但最后怎么着,二大王都造了反,太后和相公还照样保着官家。再怎么说,官家也是先帝唯一血脉,不扶他扶谁?但当真闹得难看了,太后和相公们都不耐烦了,那时候……官家才当真危险了。太妃,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杨戬瞪大眼睛看着王中正,想把王中正此时的英姿给牢牢记住。
他听说过李辅国和杨复恭,但他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可以亲眼见识,能与这两位相媲美的权阉。
大宋不是大唐,任凭哪位大貂珰都不可能有唐时宦官废立帝皇、门生天子的风光。
对杨戬来说,生为御药院都知,死后追封观察使,于愿足矣。
但看到王中正的风光,他不由得心动了。
如今宰相们连同一众重臣联手架空天子,外臣无法直接操控宫内,必须有内侍居中呼应。王中正手握重兵,也最得外面的相公和议政信任,权高位重,即使宰相都要以礼相待。
但他的年纪已经老了,剩下的大貂珰,要么就是宫中势力不够,要么就是军中威望不足,如果要交替,任选新人也是一条途径。
杨戬正幻想着日后的风光,却听见王中正说,“还望官家能够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