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3 / 5)
利,唆使太后久不归政之过。若天子能够亲政,便无权臣能够乱国,也无宗室敢起异心。”
叶祖洽没有理会陈瓘水平低劣的游说,以自己的步调说着,“赵宗景被押入开封府时,曾以有违法度之语质问王居卿。莹中,你可知王居卿是怎么回答的?”
不待陈瓘回答,叶祖洽就揭开谜底,“只有三个字,依故事!”
陈瓘的脸色顿时就冷了下来,能成为濮王府谋逆一案依循对象的故事,自然就只有一个。
叶祖洽却笑了起来,“莹中看来业已知道是哪桩故事了。”
赵世居。
令朝中文武百官都印象深刻的赵世居谋反案。
这一桩牵连甚广的大案,本就是众所周知的冤案,一切的起因都来自一名贪婪小人的首告。
既然熙宗皇帝能够相信,只为了五百贯赏钱便敢于构陷宗亲的小人,那开封府信一信对濮王府的首告,自也是顺理成章。
“先帝有过,并不意味着今日可以重复。”陈瓘坚持道。
叶祖洽却不争辩,意味深长地冲陈瓘笑了一下,便扬长而去。
“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陈瓘愣在了当地。
等他回过神来,已经没有了那等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但心中决意依然未改。
纵然外姓朝臣万马齐喑,但宗室之中,就连有隙的赵宗景都出面了。这一回开封府虽能依赵世居故事将赵宗景收捕,可他们能将京师之中数千宗室一并都捕拿归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宗室这条川,政事堂防不住。
陈瓘仰头望着宣德门上雕栏画栋。
只要自己和一众同伴再多掀起一番声势,得到支援的宗室便能稳住阵脚。而那些还怀有忠直之心、只是畏惧于权势的朝臣们,也会得知同伴的存在,不再畏惧。
但正要再次举步前行,又是一只手扯上了陈瓘的袖口。
“莹中,莹中,”同在太常礼院中的同僚李高一把拉住了陈瓘,额头上已是汗水淋漓,“幸好赶上了。”
他望了叶祖洽已经融入人群中的背影一眼,匆匆地开口道,“莹中,时局有变,且保有为之身。”
陈瓘低下头,看着攥在自己手腕上的李高的手。李高攥得死紧,指甲都嵌入了手腕里,看李高的样子,若他有条镣铐,肯定会扣上来。
且保有为之身?现在不作为,日后又何谈有为?
“伯镇。”陈瓘道,“如今的时局再变也不会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