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五)(4 / 5)
不过在宗泽给韩冈写的密信中,倒是一点没有隐瞒,原原本本地将整件事说了一遍。
给朝廷的奏章送出去,景诚和宗泽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结束了。
尽管还有许多善后事务要处理,但提供给朝廷那边的材料,足以给此番谋逆大案下定论了。
是功是罪,是赏是罚,就看朝廷那边怎么认定了。
景诚、宗泽两人,也终于有闲暇坐下来先喝杯茶。
火炉上吊着一柄小巧的长嘴银壶,里面正烧着水。景诚手持蒲葵扇,轻轻地给红泥小火炉扇了两下风,又从一支银盖玻璃小瓶中,取出了两块金花小龙团来。小心地拆开外面的金帛,又将价比黄金的团茶块更加小心放进茶碾中。
景诚有条不紊地准备着茶汤,宗泽静静地看着,忽然开口:“宗泽战前臆测太多,倒是让诚甫兄见笑了。”
景诚抬头一笑,“倒也没什么,如果事情发生在关西,汝霖你可就是算无遗策了。”
“不。”宗泽肃容说道,“若是在关西,贼人根本就攻不下任何一间村寨。就是关西乡中十二三的少年,若有个一两百,手持兵械,也能赢得了他们。”
“是吗。”景诚一声轻噫,心中自是不信。
“关西的蒙学、小学,每天都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用来列队操练。虽然只是排列队形,练些强身健体的拳脚功夫。但到了冬季保甲操练时,蒙学生上场演武,阵型队列比他们家里的父兄强上许多。”宗泽像是要倾吐些什么,“三年蒙学,不只是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增长见识,同时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恪守纪律。这才是精兵之本。”
“或许吧,但江南民风与关西毕竟不同。汝霖你乡贯两浙,想必比我更清楚。”
宗泽默然不语,摇了摇头。
景诚双手推动着精致的小茶碾,将茶团一点点的碾碎,头也不抬地问道:“此次两浙变故,有明教担下来了。但相公日后打算怎么处置,是否就这样。”
“诚甫兄怎么看?”
“此番事变,虽有明教作祟,实肇因丝厂,此事不寝,工人依然受东主盘剥,长此以往,其何以堪?以我看来,日后火焚厂房之事必将再现。”
宗泽默然片刻,道:“张因考绩下中,展磨勘三年,段炜任满转迁宫观,段将老迈,将斥其自乞骸骨,而陆子石素无官声,宗泽出京前,御史已经上表弹劾。过几日,将会有一份朝报发往各路军州,想必会给人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