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2 / 4)
事为名兴修的铁路,反倒带来了更多的税入,让国势蒸蒸日上。
当从东而来的铁路贯通潼关直抵长安,当从北而来的铁路自太原直抵黄河北岸,吕惠卿不需要出门去看长安城中日渐增多的南北时新货,只要翻翻府中的账籍,看看商税增加的数额,就知道两条铁路所带来的好处到底有多大。
吕惠卿启程前,正听说京兆府的蹴鞠总社正准备与北地各大州府携手,将各地蹴鞠联赛的冠军球队,于年节期间齐聚京师,共争竞标,号为天下大会。
没有铁路,没有三日千里的高速,这样的提议,只会被视为疯人呓语。
“铁路虽好,日常维护就不是小数。”
“光是节省下来的驿馆开支,就足以弥补上维护费用。”
“天下铁路才几条,能省下多少?”
“铁路是不多,但全都是修在交通要道上,这也是驿站开支最多的地方。”
两个儿子在前面的争论,透过车门传了过来。
吕惠卿摇头,这种事有什么好争论的?这两个儿子比起他们的兄长来差了不少,正经事却不见他们争。
之前为了几家越长安西去的中书官吏,还问到自己面前,是否有唆使他们在名单上做手脚。
吕惠卿当时就把两个混蛋给赶了出去。
什么当问,什么不当问,活了这么大还不明白吗?
意外也罢,故意也罢,当事的七人都去了西域,那就是章、韩二人打算继续维持朝堂上的局面。
不过王安石既然已经选择了破釜沉舟,要保住新学的未来,想要将局面再维持下去,可就越发的难了。
吕惠卿就在此时,转迁他职。
章惇可以让他无法觐见太后、天子,韩冈可以让他在北地的几个大州府来回调动,但总不能不让他路过京师吧?
“看看热闹也好。”吕惠卿自言自语。
能搅搅浑水更好。他如是做想。
……
“介甫平章近况如何?”
“几乎快要复原了,前几日登高,上覆舟山时都没让人扶。”
“中风好得这么快!在江宁的翰林医官是哪几位?”
“还是家岳的底子好。”
“记得当年初变法,介甫平章连着几夜不睡,第二天还能上殿与富、文之流打嘴仗,这身子骨,自不是寻常人能比。”
“好身体是练出来的。家岳退隐之后,每天去书院之前,都要先去蒋山【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