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中)(3 / 4)
,今天从偃师过来的官车不是这一趟!”
司马康耐下性子,忍下了这等粗鄙小人的冒犯:“有急事,先买了最早的票。”
吏人随即指着前面,“官人走错了,这里是平民百姓的出口。官人要出站,请去前面的大门,那边是官人专用的出口,出去后还有官中的车马,直接送去驿站里。”
警察跟着加了一句,“只要有告身就行。”
司马康脸色难看了,“出来的匆忙,没带告身。”
“不是匆忙吧。”小吏冷笑起来,盯着主仆二人空空如也的双手,视线变得锐利起来,“你们的行礼呢?”
周围的旅客都是大包小包,可司马康主仆却只有一只褡裢,形象太过特别。
警察用短棍拍打着手心,笑容与旁边的小吏一样的冷冽,“总有一些作奸犯科的,看到出站检查得严密,便把会暴露身份的行囊给丢了。你们不是第一个了!”
“无礼!我家老爷可是礼部侍郎!”
警察脸上的冷笑已经变成了狞笑。
生长在皇城脚下,京城人对官阶高低最为注重。侍郎是本官官阶,能做到这一级,都几乎是宰执了。但他们不知道,这是司马光上交《资治通鉴》后,朝廷给予的赏赐。
“来人啊。”小吏的喝声与警察嘴里的木笛同时响了起来,“把这两个贼人给我抓起来!”
七八名警察随即扑向了司马康主仆。
……
“两个宰相同编,十年弄不出一部《本草纲目》。这个速度快赶上司马十二了。”
“想不到玉昆你也听到了。”
政事堂中,两位宰相正对坐着喝茶聊天,处理了今日的公务,苏颂和韩冈总会设法抽出一点闲空来,聊聊天,或是说一说格物之道的最新发展。
“怎么可能听不到。”韩冈叹着,“范纯仁前回为《资治通鉴》上书,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了。”
“这事可不怪老夫。谁让玉昆你的心思都放在《幼学琼林》上?”
“《本草纲目》为先帝所托,不可不慎。《幼学琼林》就简单多了,都不用动脑,每天修改几笔,只当休息了。”
“哪里简单了?”苏颂笑着摇头。
《幼学琼林》属于蒙书一类,提供给小学生阅读。但作为实质上的科普读物,韩冈更希望天下士人都能来读一读。除了解试,日后的铨试,他也不会放过。
考中进士与诸科后,释褐注官,还要过身言书判一关,正是授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