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三)(3 / 5)
现在章惇又倒了回来,势单力薄的韩冈必然会借助太后的力量。
可眼下的第一回合,韩冈却必须先退一步。
望着韩冈,李格非心中暗叹,这只能怪韩冈自己没看对人。
章惇这么快就反倒回去,的确出人意料。但王安石和李定怎么说服的章惇,就很让人感到好奇了。能坐到章惇那个位置上,而且是靠功绩才干而不是天子的赏识,心志坚定一条肯定是有的。
只是李定性格严重,谏官门一向都畏其三分。李格非与他关系也没好到可以谈论个人隐私,不好打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朝堂上要起风了,不是普通的风,而是能杀人的台风。
看好韩冈一派的结果,但李格非确信在他胜利之前,朝堂上必有一番大动荡。
是不是要找个机会离开御史台?
李格非想着。
……
韩冈来到垂拱殿的时候,为北方之事,向太后与重臣们已经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过因为苏颂的主张,以及太后的坚持,一直都拖着没有得出结论。
看到韩冈过来,太后有了主心骨。待其参拜后,就在殿堂上叹息着,“参政你说说,不过是三个人,怎么就会走到现在这步田地。”
“如果不是如今的局势,就是杀了北虏三十人、三百人也不妨事!”吕嘉问站了出来,“前两年,北虏的首级拿了不少,并不缺皮室军和宫分军的。可北虏今日是早有预谋,有借口会来,没有借口同样会来,不给足岁币,他们如何会甘心?”
岁币。
辽人会因为岁币而南侵,这是朝堂上公认的理由。
韩冈曾经告知王安石、章惇、苏颂等人的理由,不可能拿到朝堂上来说。没有明确的证据,全凭韩冈的片面之词。他能够在私底下让王安石、章惇相信,却无法挡得住政敌公开的驳斥。
当向太后向韩冈询问意见,韩冈没有拿日本的金银去驳回吕嘉问的话,“不论北虏是否会举兵南来,也不论到底是什么原因,陕西、河东,最重要的是河北的边州,必须做好迎敌的准备,三军、粮秣、军械,绝不能有半点差池。”
此前王安石和章惇就已经反复表达了相同的意见,向太后却一直都犹豫着,可韩冈这么一说,她立刻就点了头,“……参政此言有理。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一片声地回应:“臣无异议。”
韩冈并不想过于借助太后的力量。他一直想要维系的是朝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