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三)(3 / 4)
!”
吕惠卿看了冯行己一眼,随手撕开了火漆密封的信函,抽出信纸看了起来。一个让人眼熟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他的眼前。
吕惠卿嘴咧开得更大了一点:“果然是辽国的国信使,还是熟人。”
“是谁?”冯行己问道。
“萧海里……”吕惠卿一声嗤笑,“又是萧禧这厮。是辽国无人了,还是觉得他做不了正事,就被打发出来了。”
“到底是为何派他出来?”冯行己没笑,追问道。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吕惠卿用平淡的语气说道:“自然是耶律乙辛篡位了。”
国信使带来了耶律乙辛通过禅让得登大宝的消息。宋辽乃兄弟之邦,辽国新君践位,当然得尽快通知大宋。不过吕惠卿可以肯定,太后绝对不想认耶律乙辛这门亲。
吕惠卿问冯行己:“防御,你看这当如何处置?”
“此事只能由相公决定,岂是下官能插话的?”冯行己提声反问,“不敢耽搁相公的时间,下官先告退了。”
他一推了之,跟着便告辞离开。
刘绍能微微抬起眼皮,只看见吕惠卿望着门口的眼神冰冷如冬。
转过脸来,吕惠卿的表情已经变得如春风般和煦。他笑着让刘绍能坐下来,又道:“也怨不得冯防御,他这把年纪,着实受不得累。”
刘绍能唯唯诺诺,不敢应声。两位顶头上司的明刀暗箭,轮不到他插话。
对冯行己的躲闪,吕惠卿暗暗冷哼了一声,不过也只是冷哼。
冯行己已经七十多岁,若不是吕惠卿需要这么一个不管事的副手,一早就使人上表弹劾他恋栈不去了。而依靠冯行己来指挥军队的想法,吕惠卿从来都没想过。
冯行己尽管缺点甚多,但他有个好处,就是知道分寸,懂得谨守本分,将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边境的榷场上,而不是衙门中。
郭逵贪财,那是为避免狄青的下场,而冯行己的贪财,就是货真价实的贪财了。冯家的奢靡,从冯行己之父冯拯开始便有名于国中,几乎能与寇准相提并论。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光靠家乡的产业是远远不足的。
这样的副手,虽不能引为助力,至少可以不用担心在大事上拖后腿。
可吕惠卿还是希望能多一点人手可供驱用,他手上的长于吏事、财税、刑名、水利的幕僚很多,愿意将自己的前途赌在他身上的官员也有不少,但在军事上可以提供帮助的,无论是幕僚还是官员,都是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