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四)(3 / 4)
的笔筒,一直放在韩冈的书桌上,而他临终前留给韩冈的一幅字,更是被韩冈张挂在自己的书房中。
王旖和严素心完全没想到韩冈会将这幅字给了韩钟。
“没关系,大哥儿是家中长子,行事是弟弟们的表率,他能遵循子厚先生教导,比什么都好。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遵循教诲。”
“孩儿明白。”韩钟用力点头,十岁出头的他,已经能明白韩冈话中的意思了,“孩儿一定谨遵爹爹和文成先生的教诲,绝不违背。”
“那就好。”韩冈点头,满意地笑着。
张载亲书的“君子不器”,张挂在了韩钟的书房中。
而另外两幅字,则是张载所著的《砭愚》、《订顽》两篇,即所谓的《东铭》、《西铭》,是韩冈亲笔所录,装裱好了,同样张挂了起来。
这是韩冈给自家儿子准备的礼物。
“院子的确是费心了。等再大一点就去横渠书院,与士人交流,还是从关西先开始。”韩冈低头对韩钟道:“你处道二叔家的大哥就在书院,日后你们兄弟得多亲近亲近。”
韩钟知道韩冈说的是谁:“是金娘的夫婿?”
虽只是定亲,但也是自家女婿了。可是韩家的准女婿才十岁出头就给王厚安排去了横渠书院,接受关中名师的教导。这一回王厚上京,还是将儿子留在了书院中,没有带出来。韩冈也没能见到。
“王家的大哥,虽比不上他的十三叔,但听闻也算是个聪慧稳重的孩子,日后当是大有前途。说不定没几年就是一榜进士了。”韩冈对妻妾们说着自己派人打探来的消息。
“若当真能如此,就真的是可喜可贺了。”王旖很高兴地笑了起来。
“官人,大哥的天资的确是差了点,其实日后还是转成武职好些。”严素心低声地说着,只让王旖和韩冈听道。
想要长保家门,转到武臣体系中,才是最稳妥的。尤其是有韩冈这个在军中人脉极广的父亲,别人要费十二分气力,只要有中人之姿,庸将的水平,也能完成名将辛辛苦苦才能实现的功业。
韩钟也不比韩钲,他是长子却不是嫡子,就算韩冈日后能封王,甚至还能让后代袭爵,那时候也是韩钲来接受,绝不是韩钟。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韩冈摇头笑道。
他过去没有跟妻妾们讨论过儿子们的未来,可是时间过得飞快,一年年就是转眼的事,现在还可以拖一下,再过两年就连拖也拖不了多久了。
王旖还想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