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宰执天下 >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四)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四)(2 / 4)

年轻,只是灯火在脸上留下的阴影,让人感到一种深沉的威严,“这让人如何甘心。”

在韩冈身边久了,总有种奋进的力量,让人不甘平庸。看到多少原本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成就,在自己的辅助下一桩桩实现,又怎么让人甘心从此庸庸碌碌下去?

抛开了心思,黄裳对韩冈笑说道:“不过这一回殿试,宗汝霖虽是夺了状元,但气学得益更多,日后国子监中,又要多一门课了。”

“这也免得百姓遭殃。”韩冈说道,“难道发了大水拿论语去补堤坝不成?”

这一科的殿试,真正的赢家的确正是气学,是韩冈本人。

自从进士科成为众科之首,决定进士命运的科目,便成为士林中最重要的一个风向标。

今日韩冈硬是将申论放进殿试去,日后谁敢放弃对申论体裁的钻研?而与申论息息相关的气学,其中的著述,当然更是研究的重点。

如果申论仅止于殿试,那不在乎名次的考生还可以放一放,不去在意。可韩冈如今已经是参知政事,不论谁来看,只要站在韩冈的立场上,怎么可能不会想方设法地将申论放进礼部试的科目中?而以韩冈的年纪,王安石能挡住他多久?

而且以申论考核的内容来看,王安石又如何反对?

“华辞无补于治”,此王安石变贡举法的理由,而背上一肚子经义,却不能用在实处,如何“补于治”?

“参政说得正是。诗赋也好、经义也好,入朝为官最重要的还是得放在治事上。”黄裳道,“即便是王平章过来,也不能说不需要考一考贡生们的治事之才。否则身言书判,就没必要加那个‘判’了。”

自唐时传下来的规矩,新科进士释褐,要过身言书判四关。相貌、谈吐、书法和判事。

尤其是最后一条,标准是“通晓事情,谙练法律,明辨是非,发摘隐伏”。尽管能够做到这四句的官员,实在是凤毛麟角,百中无一,但相貌、谈吐都不再成为拦路虎的今日,人们可以对结巴或丑陋的官员给予足够的同情和容忍,可没人能说官员不需要有办事的能力。

申论这一新体例,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考察考生们是否对政务处理有着最基本的认识。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审视和分析,抓住其中的问题,并给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再针对这个方案加以论述。对官员眼界、常识都能考量到。

“不过参政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可是下一科的礼部试……?”黄裳又问。

“我还没那么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